-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冯坦的《句(其三)》。通过“因听敲竹雨,便碎赏花心。”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声与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联系起来。
首句“因听敲竹雨”,描绘了一幅雨打竹林的画面,雨滴落在竹叶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雨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某种特定的情感信号,引发了他内心的共鸣。
次句“便碎赏花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雨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对花的欣赏之情变得复杂而微妙。这里的“赏花心”不仅指对花朵的审美感受,更包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渴望。在雨声的催化下,诗人的情感似乎变得更为敏感和细腻,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更加深刻。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雨声、竹林、花朵,这些寻常之物,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疏影·瞢腾晓被
瞢腾晓被,听堕冰层角,晴哢仍未。
土湿烟生,庭掩寒青,障泥懒为春试。
东风旧与花飞去,料记得、年年沙际。
忍落梅、万点苔根,化作一窗离思。
犹忆蔫红稚绿,断桥雪未扫,天近春易。
老对荒寒,事旧人新,雁后不成情味。
人间解有花如海,待一片、不教随水。
但玉香、酥影玲珑,逐日暖红云里。
念奴娇·欲霜更雨
欲霜更雨,记青云篱落,东风前此。
帘外客秋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
水郭烟明,竹陂波小,万叶寒声起。
凭高那更,九嶷吹尽云气。
婉娩空复多情,年年晋梦,花与柴桑是。
谁解意消风日晚,短笛孤舟林水。
江蟹笼新,露萸斟浅,浇得乡关思。
平芜天远,一痕黄抹秋霁。
水调歌头·渔钓有遗逸
渔钓有遗逸,天子宠元真。
赐之奴仆,得随妫艳下神京。
几度苹汀蓼岸,不问金钩无饵,谈笑取冰鳞。
珍重主人意,名我曰樵青。
肩兰桨,萦桂棹,出波津。
凌虚上□□□,□□会群真。
卸下绿蓑青笠,付与渔童收管,相与□红尘。
归去又□□,同赏洞中春。
湖中蚬蚌甚佳村妇调羹名曰水菜余珍嗜之作水
春风一夜浪花起,大蚌小蚌浮江沚。
渔蓑撒网唶嚄音,满载论斗不论斤。
寄语庖厨煮白汤,脱壳击肉和椒浆。
烂蒸鲜美波臣选,倾壶泼麵供早膳。
调羹娘子善刀藏,尚方滋味何分辩。
不须更说毳与皛,江南水菜人知少。
总道奇哉君善烹,明日饷君君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