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叹赵烈女》
《叹赵烈女》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残堞莫云愁欲断,几堆暴骨领锋馀。

何如完节女子到得收名在史书

末俗似从浇处革,人心真见静中虚

不知折箭还存否,好付男儿学守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暴骨(pù gǔ)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骨骼暴露出来,形容饥寒交迫、生活艰苦的情况。

到得(dào de)的意思:能够到达、能够做到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末俗(mò sú)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不受世俗之累。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女子(nǚ zǐ)的意思:指女子不需要才华,只要品德高尚就足够了。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完节(wán jié)的意思:指坚守节操,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

学守(xué shǒu)的意思:指学习知识并坚持守护它,不使其丢失或流失。

云愁(yún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的心情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人。

中虚(zhōng xū)的意思:指中间的空虚或缺失。

鉴赏

这首《叹赵烈女》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赵烈女坚守节操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残堞莫云愁欲断”,描绘了战后荒凉景象,城墙残破,满目疮痍,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接着,“几堆暴骨领锋馀”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惨烈,无数士兵的遗骸散落,与胜利者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无情。

“何如完节只女子,到得收名在史书。”诗人在此转折,将焦点转向了赵烈女,赞美她即使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也能坚守自己的节操,最终名垂青史。这不仅是对赵烈女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女性独立精神的一种颂扬。

“末俗似从浇处革,人心真见静中虚。”这两句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似乎在动荡之后开始寻求变革,人心在平静中显露出真实的一面。诗人在这里暗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最后,“不知折箭还存否,好付男儿学守雎。”诗人以折箭为喻,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希望男性能够学习并传承赵烈女那样的高尚品质。这里的“雎”可能指的是雎鸠,常用来比喻夫妻和谐,这里隐含了对理想社会关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烈女事迹的赞叹,以及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品质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次韵宋倅所和·其三

雨收风外起晴丝,满地飘零积雪时。

知道传呼有旌旆,行春无处著清诗。

(0)

次韵子功赠王玉山·其一

要知爵服人人别,不信弦歌个个同。

指点苕溪归棹远,西风吹梦藕花中。

(0)

赠杰宿之

山林春雪未花开,生日何情近酒杯。

似醉似醒方鹘突,上人剥啄带茶来。

(0)

次韵潘德久舍人七月廿一夜喜雨五绝·其二

雨云低水夜微明,隐隐临平山上青。

荷花菱叶不自已,摇动湿风时乱萤。

(0)

和韵·其二

酴醾一架煖争开,投老看花得几回。

兴以芳时寻醉去,诗从永日送香来。

(0)

灌园

搰搰谁知旧汉阴,桔槔何待此机心。

溪南上郭丘园地,应笑蒙庄著语深。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