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暴骨(pù gǔ)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骨骼暴露出来,形容饥寒交迫、生活艰苦的情况。
到得(dào de)的意思:能够到达、能够做到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末俗(mò sú)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不受世俗之累。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女子(nǚ zǐ)的意思:指女子不需要才华,只要品德高尚就足够了。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完节(wán jié)的意思:指坚守节操,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
学守(xué shǒu)的意思:指学习知识并坚持守护它,不使其丢失或流失。
云愁(yún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的心情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人。
中虚(zhōng xū)的意思:指中间的空虚或缺失。
- 鉴赏
这首《叹赵烈女》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赵烈女坚守节操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残堞莫云愁欲断”,描绘了战后荒凉景象,城墙残破,满目疮痍,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接着,“几堆暴骨领锋馀”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惨烈,无数士兵的遗骸散落,与胜利者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无情。
“何如完节只女子,到得收名在史书。”诗人在此转折,将焦点转向了赵烈女,赞美她即使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也能坚守自己的节操,最终名垂青史。这不仅是对赵烈女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女性独立精神的一种颂扬。
“末俗似从浇处革,人心真见静中虚。”这两句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似乎在动荡之后开始寻求变革,人心在平静中显露出真实的一面。诗人在这里暗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最后,“不知折箭还存否,好付男儿学守雎。”诗人以折箭为喻,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希望男性能够学习并传承赵烈女那样的高尚品质。这里的“雎”可能指的是雎鸠,常用来比喻夫妻和谐,这里隐含了对理想社会关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烈女事迹的赞叹,以及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品质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