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一夜渡苏彝士河》
《九月十一夜渡苏彝士河》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云敛天高暑渐清,沈沈鱼钥夜三更

侵衣雪色添秋冷,绕槛灯光月明

大漠径从沙碛度,双轮徐碾海波平。

忽思十五年前事,曾在蓬莱上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漠(dà mò)的意思:指辽阔的沙漠或草原上独立的烟尘,形容荒凉、寂寞的景象。

灯光(dēng guāng)的意思:形容灯光明亮繁盛,或形容事物繁荣昌盛。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沙碛(shā qì)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地。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沈鱼(shěn yú)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雪色(xuě sè)的意思:雪的颜色,指洁白无瑕的颜色。

鱼钥(yú yuè)的意思:指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掌握了事情的要领。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九月十一夜晚渡过苏彝士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云敛天高暑渐清”,以云散天高、暑气渐消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爽宁静的氛围。接着,“沈沈鱼钥夜三更”一句,将夜晚的深沉与鱼钥(古代门锁)的静谧相融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

“侵衣雪色添秋冷”描绘了雪花般的月光洒在身上,增添了一丝秋日的寒意,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清凉与寒冷。而“绕槛灯光混月明”则通过灯光与月光交织的画面,展现了夜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大漠径从沙碛度,双轮徐碾海波平”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广阔的沙漠比作无垠的大海,双轮(可能指船只或车轮)缓缓前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

最后,“忽思十五年前事,曾在蓬莱岛上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曾经经历的感慨。蓬莱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仙境的寓意,此处用以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双重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无题四首·其三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0)

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0)

六叹·其三

燕王爱贤筑金台,四方豪俊承风来。

秦王烧书杀儒客,肘腋之中千里隔。

去年八月幽并道,昭王陵边哭秋草。

今年二月游函关,秦家城外悲河山。

河上山边车马路,残日青烟五陵树。

(0)

赠唐山人

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

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

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

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

(0)

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

玉蘤含霜动,金衣逐吹翻。

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0)

忆汉月

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