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食喂饥犬,汲泉防渴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地(de dì)的意思:指得到地位、权力或资源等。
浮沈(fú shěn)的意思:指人事物在世间的兴衰变化,也指人的品行和心理的起伏变化。
故林(g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荒芜的林木,比喻事物的衰败和人事的变迁。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事外(shì wài)的意思:指不与某件事情有关,与之无关。
闲事(xián shì)的意思:指不必要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别人多管闲事、爱管闲事的人。
移花(yí huā)的意思:指用手法巧妙地把事物的本来面目变换或转移。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 翻译
- 年华老去后心灵有何用处,幽静居住仿佛回归旧时山林。
刚刚移栽的花朵开始扎根,种下的柳树已经绿荫成林。
减少食物喂养饥饿的狗,打水防范口渴的鸟儿。
除了日常琐事,我只专心于无所事事,任由生活起伏沉浮。
- 注释
- 老去:指年老。
心何用:心灵有何用处。
幽居:隐居或安静的生活。
故林:过去的树林,这里比喻旧环境。
移花:移植花卉。
初得地:刚开始在新环境中生长。
种柳:种植柳树。
已成阴:已经长出浓密的树荫。
减食:减少食物。
饥犬:饥饿的狗。
汲泉:打水。
渴禽:口渴的鸟。
除营:除去日常经营。
闲事:琐事。
兀兀: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
浮沈:比喻生活的起落和沉浮。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文学家李昉所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状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老去心何用”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衰老时的心态转变,表明在年迈之际,对于世事的追求已经大为减少。接着,“幽居似故林”则描绘出诗人隐居山林的情景,通过“故林”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移花初得地,种柳已成阴”两句展示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移花”与“种柳”都是诗人对时间流转的一个写照,同时也是诗人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不忘积极参与自然,创造生机。
“减食喂饥犬,汲泉防渴禽”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仁慈之心。在这里,“减食”与“喂犬”,“汲泉”与“防禽”的对应,既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也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
最后,“除营闲事外兀兀任浮沈”则是诗人对于那些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这里,“兀兀”形容心境的平和与悠然,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年生活的描写和自然界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宁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宋知录
与子比邻计未疏,河梁新驾月明初。
老人轻作三年别,强记难忘一览馀。
节相喜材添局务,寺丞引类惜朝裾。
只愁恋着衙楼好,回厌家山道不如。
望海潮·其二汪漕庆寿
烟浓柳径,霞蒸花砌,春深特地芳辰。
蝶侣斗狂,莺雏弄巧,嬉嬉舞态歌唇。西圃集簪绅。
正桂薰兰玉,天寿松椿。
竞捧瑶觥潋滟,来祝纵怀人。当年辍侍严宸。
有星轺问俗,熊轼临民。
康阜政成,蕃宣治美,归休燕处申申。行庆紫泥新。
起钓璜国老,东海之滨。
屈指重开此宴,应已拜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