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连年(lián nián)的意思:连续多年
辽西(liáo xī)的意思:指距离很远,非常遥远的地方。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拭泪(shì lèi)的意思:用手或衣袖擦去眼泪,表示悲伤或感动。
晚发(wǎn fā)的意思:晚来的成功或晚开的花朵。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 翻译
- 离开家乡前往边城,夜晚难眠紧闭闺门。
披着衣服偷看落月,擦拭眼泪等待天明鸡鸣。
难以忍受连续多年的离别,更无法承受漫长黑夜的哭泣。
功成名就后也许会自我遗憾,何时才能从辽西出发归来。
- 注释
- 去去:离开。
边城:边疆的城市。
愁眠:忧虑入眠。
掩:遮掩。
夜闺:夜晚的闺房。
披衣:穿着衣服。
窥:偷看。
落月:下落的月亮。
拭泪:擦眼泪。
鸣鸡:报晓的公鸡。
不愤:不甘心。
连年别:连续多年分别。
那堪:怎能忍受。
长夜啼:整夜哭泣。
功成:功业有成。
自恨:自我遗憾。
早晚:早晚有一天。
发辽西:从辽西出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夜不能寐,心中充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战争带来的孤独与忧虑。开篇“去去边城骑”即设定了边疆的氛围,“愁眠掩夜闺”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烦恼。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中的动作和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在清冷的月光下凝视,眼中含泪,却又在等待着晨鸡的叫声,似乎想通过这自然的声音来唤醒自己,或者寻找一丝慰藉。
“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表达了诗人对长久离别的无奈和哀伤,以及在漫长的夜晚中只能发出低沉悲凉的叹息。
最后,“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则是诗人对于完成战功后的自我反省与内疚,似乎认为即便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也难免会有所遗憾。而“早晚发辽西”则预示着即将启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家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寂与战争带来的精神压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家庭和平常生活的深切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苏门山图
昔予祇皇役,弭节苏门山。
展眺孙登祠,薄暮松扉关。
凄风振林木,䬃䬃流区寰。
如聆长啸音,来彼白云间。
又如见青蓑,囊琴弄潺湲。
缅怀沈冥志,上与沮溺班。
一别期再游,欲往途路艰。
临图起遐想,延伫久忘还。
朝涉篇六章
朝涉洪流,夕步江皋。凯风吹衣,游子心劳。
岸则有藻,江则有鱼。我钓我采,荐之中厨。
昔曳里布,以献以舞。今也则亡,敢曜斯组。
繄祭五鼎,厥养乃三。禄不逮存,哀哀孰堪。
上冢爇黄,下冢回首。嗟嗟游子,行役已久。
暧暧暮光,萧萧白杨。永怀二人,曷也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