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与女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充满了深意与情感。
首句“分明弄影碧参差”,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翠绿的竹影在光影中摇曳生姿,错落有致,仿佛在轻盈地舞蹈。这里的“碧参差”不仅指竹色的青翠欲滴,也暗示了竹子的形态各异,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次句“学得江南旧制词”,则将竹子与江南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暗示竹子不仅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文化传承中占有特殊地位。这里“旧制词”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对竹子的赞美之词,通过竹子学习并传承了江南的文化精髓。
第三句“敲断玉钗声似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子比作一位女子,她轻轻敲击着玉钗,发出的声音似乎蕴含着深深的哀怨之情。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赋予了竹子情感色彩,使得竹子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一句“粉痕留取未乾时”,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这里的“粉痕”可能是指女子在竹上留下的痕迹,或是比喻女子的泪水,表达了女子的悲伤情绪。而“未乾时”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续与深刻,即使泪水已经干涸,但心中的伤痛却难以消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女性情感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相互关联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深切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曾景建自临川送予至丰城示诗为别次韵一首
追程送我剑池边,亹亹清谈晋宋前。
岂意白头趋幕日,乃逢紫气出关年。
夜深续炬俱忘寝,地冷吹薪久未然。
临别祝君加帽絮,高峰雪后尚童颠。
送郑端州
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
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斲砚工。
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
林知录和余梅百咏
一已为多况百哉,得君诗卷久惊猜。
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
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
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