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来驱我去,老合抱孙眠。
习懒诗成癖,除愁酒亦仙。
定知贫有骨,差取世人怜。
这首诗《忆母》由明代诗人周一士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联“身在青山里,心悬白发前。”开篇即以“身”与“心”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自然美景之中,但心中却始终挂念着年迈的母亲,这种情感的强烈反差,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颔联“饥来驱我去,老合抱孙眠。”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当饥饿来临时,诗人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这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的驱使,更是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牵挂。而“老合抱孙眠”,既是对母亲年老的感慨,也暗示了母亲在世时,自己曾陪伴她度过晚年,如今母亲已逝,只能在梦中与之相聚,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颈联“习懒诗成癖,除愁酒亦仙。”这两句诗则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态度。诗人因习惯于懒散的生活而形成了对诗歌的痴迷,诗歌成为了他排遣愁绪的方式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酒也成了他的“仙”,帮助他在精神世界中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这一联不仅反映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尾联“定知贫有骨,差取世人怜。”最后两句诗,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贫穷,但依然保持骨气,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或许能获得世人的同情和理解。这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也有对高尚品格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忆母》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好诗。
殿坳经幄侍清閒,学术空疏愧在颜。
从驾滥骑承旨马,朝天叨缀舍人班。
登楼虽喜民和乐,论事还惊世险艰。
圣主英姿同艺柤,诸君何苦恋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