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胜之三首·其一》
《和王胜之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

鲁公宾客诗酒,谁是神仙张志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春歌(chūn gē)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万物复苏,欢乐的氛围。

公宾(gōng bīn)的意思:公正客观,不偏不倚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诗酒(shī jiǔ)的意思:指诗歌和酒的联合,表示诗人酒徒的生活方式,也用来形容诗人的风雅生活。

踏春(tà chūn)的意思:指春天踏青游玩,也可比喻人们在春天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张志(zhāng zhì)的意思:形容人有勇气、志向远大,有决心去完成一件事情。

注释
城上:城楼之上。
湖光:湖面的光芒。
暖欲波:温暖得仿佛要泛起波纹。
美人:美丽的女子。
唱:唱歌。
踏春歌:春天的歌曲。
鲁公:指鲁国公或某位姓鲁的尊贵人物。
宾客:客人。
皆:都。
诗酒:饮酒作诗。
神仙:超凡脱俗的人。
张志和:唐代诗人,以隐居著称。
翻译
城楼上湖面的光芒温暖如波,美丽的女子为我唱起踏青的歌。
鲁公的宾客们以诗酒相伴,谁能成为像神仙张志和那样的人物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城上湖光暖欲波",开篇即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温柔的湖光,它仿佛在微风中轻轻荡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一种安逸而自得的情怀。

"美人唱我踏春歌",则将视角转向宴席上的欢畅之情。"美人"一词,不仅指代了宴会上歌唱的女性,也象征着美好事物和纯净情感。这一句通过动听的方式,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春日里轻柔的歌声,感受到诗人与美人的共同欢乐。

"鲁公宾客皆诗酒",这句话展示了宴席上的豪迈气氛。"鲁公"指的是历史上以文学著称的人物,如孔子,这里的使用或许是对宴会主人的尊称。而宾客之间的相聚,通过诗歌和美酒的交流,增添了一份文化的沉淀与精神的交融。

最后一句"谁是神仙张志和",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赞叹。这里的"张志和"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许是诗人心中理想中的艺术家形象。这一句通过对比,更加突显了宴会上宾客之间的高雅境界,他们在诗酒之间寻找到了超然脱俗的精神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湖光、美人的歌声、文学宴席和对艺术家理想化身的赞叹,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更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悠远,是对美好生活的一次抒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0)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0)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0)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0)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0)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
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
谁见?
珊枕泪痕红泫。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