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日 游 慈 恩 寺 唐 /刘 得 仁 何 处 消 长 日 ,慈 恩 精 舍 频 。僧 高 容 野 客 ,树 密 绝 嚣 尘 。闲 上 凌 虚 塔 ,相 逢 避 暑 人 。却 愁 归 去 路 ,马 迹 并 车 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车轮(chē lún)的意思:车轮是指车辆上的轮子,比喻事物的不断变化或轮番交替。
慈恩(cí ēn)的意思:慈悲的恩惠。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凌虚(líng xū)的意思:高出其他人或事物,超越于虚空之上。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消长(xiāo zhǎng)的意思:消失和增长,指事物的变化、兴衰、盛衰等。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中,诗人前往慈恩寺的宁静世界,以逃避酷暑之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展示了一幅生动的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交融的画面。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开篇便设置了夏日漫长而炎热的氛围,诗人寻找一个避暑之所,那就是慈恩寺。这里的“精舍”指的是清净的佛教住所,透露出诗人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这两句描写了寺庙中的宁静与和谐。诗中提到的“僧”,是指居住在慈恩寺内的僧侣,他们以宽厚之心接待来自外界的游人(野客)。寺院四周树木繁茂,阻隔了尘世的喧嚣,为内心带来一份清凉。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诗人在这宁静的地方随意漫步,登上了高耸入云的佛塔,与其他为了躲避炎热而来的行者邂逅。这不仅是身体上的逃离,更有心灵上的解脱。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这个清净之地的惆怅。尽管夏日游慈恩寺让他找到了片刻的心灵安宁,但终究要回到尘世中,面对生活的烦扰。这里,“马迹并车轮”形象地描绘了归途中的诗人心情,既有对现实生活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慈恩寺夏日风光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
缅怀朝紫陌,曾是洒朱轮。
气耿簪裾肃,风严刻漏频。
暗飞金马仗,寒舞玉京尘。
豸角随中宪,龙池列近臣。
蕊珠凝瑞彩,悬圃净华茵。
帝泽千箱庆,天颜万物春。
明廷犹咫尺,高咏愧巴人。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