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徵书(zhēng shū)的意思:指通过悬赏或其他方式征集书籍。
吹竽(chuī yú)的意思:指吹奏竽乐,比喻自吹自擂,自我吹嘘。
待诏(dài zhào)的意思:等待担任官职的命令。
方书(fāng shū)的意思: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扶摇(fú yáo)的意思:扶摇指的是扶住摇摆不定的东西,比喻帮助不稳定的事物保持平衡或稳定。
汉庭(hàn tíng)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泛指政府机关。
击筑(jī zhù)的意思:指弹奏古代乐器筑琴,比喻音乐技艺高超或表演非凡。
旧业(jiù yè)的意思:指从前经营的行业、职业或工作。
康成(kāng ché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健康状况非常好。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墨帖(mò tiē)的意思:指写得非常好,字迹工整的书法作品。
齐门(qí mén)的意思:指家族中的男子都能够得到官职或功名,家族兴旺昌盛。
儒家(rú jiā)的意思:指儒家学派,即儒家思想、文化和学说。
上京(shàng jīng)的意思:指前往京城或上级机关。
系肘(xì zhǒu)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互相扶持、帮助。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要妙(yào miào)的意思:十分巧妙或独特的方法或手段。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扶摇万里(fú yáo wàn l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非凡的能力和潜力,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巨大的成就。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郑文学明景贡入成均》。诗中以送别友人郑文学进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期望。
首句“首奉徵书诣上京”,描绘了友人郑文学接到了前往京城的征召文书,即将踏上前往上京(即北京)的旅程。这既是对友人即将开始新生活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期待。
接着,“儒家旧业世康成”一句,赞美了郑文学在儒家学问上的深厚造诣,以及他通过不懈努力,使家族在学问上得以传承和繁荣。这里不仅赞扬了个人的学术成就,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和传承。
“齐门久薄吹竽调,燕市初高击筑声”两句,运用典故,将郑文学比作古代善于吹竽的齐国乐师和擅长击筑的燕市艺人。前者暗示了郑文学在学术上的深厚功底和持久的努力,后者则预示着他即将在京城展现自己的才华,如同击筑般激昂高亢。
“系肘方书多要妙,临池墨帖更纵横”进一步描绘了郑文学在学术研究和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肘部挂着的方书,代表了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临池练习的墨帖,则展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精湛技艺。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郑文学的学术和艺术双修,也暗示了他将在科举考试中展现出全面的才能。
最后,“汉庭待诏须才子,莫负扶摇万里征”表达了对郑文学的期许和鼓励。汉庭待诏,意味着朝廷期待有才华的士子前来服务,而“莫负扶摇万里征”则是对郑文学的勉励,希望他能够把握机会,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广阔的天地间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郑文学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人才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叠韵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
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联翩怜鸢肩,覆餗速戮辱。
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
光芒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
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
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
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
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
丛台馀袨服,易水雄悲笳。
自从此花开,玉肌洗尘沙。
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
我老念江海,不饮空咨嗟。
刘郎归何日,红桃烁残霞。
明年花开时,举酒望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