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随萍荇没,还共水云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鸟 影 度 寒 塘 宋 /黄 公 度 秋 色 满 潇 湘 ,天 寒 玄 鸟 忙 。数 声 离 叠 嶂 ,片 影 度 横 塘 。风 翮 抟 寥 廊 ,烟 踪 入 渺 茫 。乍 随 萍 荇 没 ,还 共 水 云 长 。冷 浸 千 寻 碧 ,斜 侵 两 岸 霜 。凝 眸 西 塞 远 ,疏 点 带 残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寥廓(liáo kuò)的意思:形容空旷、辽阔。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凝眸(níng móu)的意思:凝视、注视
片影(piàn yǐng)的意思:片刻的影子。形容事物的短暂和不稳定。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西塞(xī sāi)的意思:指被困、被封闭在某个地方无法自由行动。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玄鸟(xuán niǎo)的意思:指神秘而灵异的鸟类,比喻希望或好运降临。
- 翻译
- 秋天的景色布满了潇湘大地,天气寒冷,候鸟们忙碌地飞翔。
几声鸟鸣穿透层层山峦,一片身影掠过宽阔的池塘。
它们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烟雾般的足迹消失在遥远的迷茫中。
忽然间,它们混入浮萍和水草中,随后又与水云相伴无尽。
冷冽的水波浸润着千尺碧绿,斜照的霜光洒在两岸。
凝视远方的西塞,稀疏的鸟影带着夕阳的余晖。
- 注释
- 秋色:秋天的景色。
潇湘:古代中国南方的两个河流名,泛指江南地区。
玄鸟:黑色的鸟,古人常用来指候鸟。
离叠嶂:鸟鸣穿透层层山峦。
横塘:横向的池塘或小湖。
风翮:鸟的翅膀。
寥廓:广阔无垠。
烟踪:如烟的足迹。
萍荇:浮萍和水草。
千寻:极言水深。
斜侵:斜照。
西塞:古代地名,指长江下游的西岸。
疏点:稀疏的鸟影。
残阳:傍晚的太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潇湘之地的景色,寒意袭人的天气中,大雁忙碌地飞翔。它们的叫声穿透叠嶂,身影掠过寂静的横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秋日迁徙图。大雁展翅翱翔于广阔的天空,其行踪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时而淹没在浮萍荇菜之间,时而与水云相伴无尽。它们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千寻碧波之中,又斜照在两岸的霜色上,增添了凄冷的氛围。诗人凝视着远方的西塞,只见稀疏的雁影在残阳下渐行渐远,引发了对季节更迭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寓情于景,富有深沉的秋意和淡淡的离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凤舞龙蟠处,玉室与金堂。
平生想望真境,依约在何方。
谁信许君丹灶,便与吴君遗剑,只在洞天傍。
若要安心地,便是远名场。几年来,开林麓,建山房。
安眠饱馆清坐,无事可思量。
洗尽人间忧患,看尽仙家风月,和气满清扬。
一笑尘埃外,云水远相忘。
题谢氏山居
风流谁自谢家安,不爱苍生只爱闲。
今日云孙仍不恶,一间茅屋尚东山。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之者矣辄复寄兴以俟采诗者择焉·其二
女色无丑妍,入宫皆见妒。
蛾眉等刍蛹,嬉笑藏刀锯。
未笄化为石,不愿长门去。
国风直待歌螽斯,委身事主妾不辞。
君不见赵王如意今日死,明日佳人亦投厕。
何如山头化石千岁老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