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四川宪使·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名为《送四川宪使(其三)》。诗中描绘了送别四川宪使的情景,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日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小东郭外今无舍”,描绘出送别之地的环境,小东门外已无居所,暗示了离别的氛围。接着“万里桥西况问田”,进一步渲染了远离家乡的意境,万里桥西,何处可寻旧日田地,暗含对友人未来旅途的关切和祝福。
“不恨锦官非昔日”,诗人并未因成都(锦官城)的变迁而感到遗憾,而是以豁达的态度看待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但寻玉局是何年”,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年,能够再次相聚于玉局,共享欢愉。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谊的深情厚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进士高枢拱辰
韩门有李汉,柳氏得晦之。
其道卒无患,二子为藩离。
吾才诚驽弱,十年空孜孜。
韩阃与柳阈,岂敢辄潜窥。
二氏方肆行,斯文日已衰。
手持万丈斧,欲往断其枝。
以次及根柢,使不复蕃滋。
高生吾之婿,乃肯从吾为。
示我文一编,言辞不葳蕤。
翅羽虽尚短,已去磨尾箕。
气力虽未全,已能搏蛟螭。
吾日觉老大,韩柳难企斯。
吾子年始壮,勇若熊与罴。
李汉不足慕,晦之当并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