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中买得草屦》
《道中买得草屦》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买得芒鞋拄杖挑,心先向足蹑云霄。

山林本是吾归处不待移文辱见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归处(guī chǔ)的意思:指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蹑云(niè yún)的意思:轻盈地行走,形容行动迅捷灵活。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移文(yí wén)的意思:移动文字,指转交或传递文书或信件。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题为《道中买得草屦》。诗中描绘了诗人购买芒鞋和拄杖后,内心对山林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山林作为归宿的自然流露。

首句“买得芒鞋拄杖挑”,简练地勾勒出诗人的行旅状态,芒鞋与拄杖是行旅中的必需品,而“挑”字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负重前行的形象。次句“心先向足蹑云霄”,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心比作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仿佛已踏上了通往云端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第三句“山林本是吾归处”,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归宿所在——山林。这里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归宿,更蕴含着精神上的寄托与向往。最后一句“不待移文辱见招”,以一种谦逊而又坚定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的亲近与认同,即使没有正式邀请,他也早已将山林视为自己的归宿,无需外在的召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松轩,为潘世谷追题其祖忠烈公卷

昔在世皇日,潘侯如贞松。

耸身青云表,流润翠百重。

迎寒保金石,遇雨翔虬龙。

枅栱夙所具,匠氏仍相逢。

一洒鼎湖泪,难进泰山封。

仁者滋有后,孙枝挺玄冬。

愿继岁寒节,雨露日以浓。

(0)

拟古五首·其五

委身竹素间,义理费考寻。

巀嶪泰华高,浩瀚沧溟深。

涉之远无津,举之力难任。

不如反诸己,求诸圣贤心。

成汤警日新,大禹惜寸阴。

纷拿试屏绝,请鼓无弦琴。

因之忘肉味,太古寥寥音。

(0)

正月晦日

问余何事日匆匆,把卷题诗转不工。

捡历又看正月过,一分春在酒杯中。

(0)

和饶介之春夜七绝·其四

我有太古竹,青天骑作龙。

明当渡江去,归听广陵钟。

(0)

送拔寔彦卿被召之翰林直学士

天上仙人紫绮裘,偶题明月到扬州。

日边使者徵方急,泉下奸臣死亦羞。

宣室正思前席问,淮南谁赋小山幽。

玉堂信与人间隔,肯为琼花更少留。

(0)

送刘澹翁总管归江阴时年九十岁

曾侍家君接胜游,于今复见旧风流。

江湖诸老半黄壤,乡里小儿今白头。

车马在门为客好,干戈满地使人愁。

芙蓉城内宜高隐,丛桂山中莫久留。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