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云迎步,还应雪满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唐 异 山 人 宋 /魏 野 不 见 琴 书 友 ,相 思 二 十 秋 。能 消 几 席 别 ,便 是 一 生 休 。未 得 云 迎 步 ,还 应 雪 满 头 。何 时 各 携 杖 ,竟 去 会 嵩 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书友(shū yǒu)的意思:指喜欢读书、热爱学习的朋友。
嵩丘(sōng qiū)的意思:指尊贵高峻的地位或身份。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寄唐异山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唐异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不见琴书友”,直接点出诗人与友人因距离遥远而未能相见,只能通过琴书寄托思念。次句“相思二十秋”,强调了两人分离的时间之长,相思之情如二十个春秋般深厚。
“能消几度别,便是一生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频繁离别的感慨,暗示如果这样的分别再持续下去,可能就意味着一生的结束。接着,“未得云迎步,还应雪满头”,诗人想象自己在等待中岁月流逝,头发斑白,仍未等到与友人重逢的那一天。
最后两句“何时各携杖,竟去会嵩丘”,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与友人手牵手,共持拐杖,一同前往嵩山(这里代指隐逸之地)相聚,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得杖
既出贺险尽,瞻前乃复陡。
小憩对古松,支离类此叟。
策足耻言疲,恐落仆夫后。
山人指爪强,折竹等蒲柳。
怜予进一茎,兹意感君厚。
忽若当颠危,倚仗得奇友。
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
翼足渐以轻,影逐孤云走。
笑谓同行人,腾岳等培塿。
秋怀·其二
乱枫裹江浦,遗叟步拾秋。
往事不可诉,欲语生百忧。
河山倏破碎,耄眼识其繇。
有云来渰浥,视我同悠悠。
千春石头水,断锁失中流。
江南仗王谢,乃与鼠辈谋。
遥传故常侍,遗孽乱神州。
旧京犹未覆,士气郁已囚。
藉卉今何所,六朝杂松楸。
潜行未敢哭,日脚柴门收。
登卧龙山
薄暮登山阜,寒烟带雨痕。
竹梢三里寺,桑叶几家村。
远浪摇江岛,长芜入县门。
旧时王谢宅,今日只啼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