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偶遇家乡人的场景。诗中充满了浓郁的乡愁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
首句“乡人不识识乡音”,点出了诗人与乡人相遇的情境。虽然对方并不认识诗人,但通过那熟悉的乡音,诗人立刻被触动,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不识”与“识”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乡音对于诗人情感的强烈影响。
次句“欲问先看泪满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复杂情感。在见到乡人的一瞬间,诗人想要开口询问,却先感受到了泪水的涌动,无法自抑。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朋友的深深挂念,以及长时间漂泊在外所积累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后两句“岂是不知儿女态,天涯孤客易伤心”,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诗人并非不懂得儿女情长,而是因为身在天涯,远离家乡和亲人,这种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绪使得他更容易感到伤感。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古代游子普遍面临的孤独与思乡之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朋友的眷恋,以及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伤感。通过诗人与乡人的偶然相遇,将这些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毗陵三题·其三
故国有乔木,独孤去思处。
陈祠后庭旷,落落肆蟠踞。
轮囷平地起,婆娑半天去。
亭亭若为高,滴翠重于雾。
冰雪不知凛,春秋不知数。
云仍今几何,梁栋亦云娄。
攀可梯天云,涉可航海具。
玄鹤问耆寿,老凤停孤翥。
前年雷破山,裂木如折箸。
俯观数州地,屹立障澜柱。
虽云不附丽,亦岂无佽助。
百围振虚籁,言嗟漆园误。
溜雨四十围,诗史诞弥著。
锵然古柏行,谁领末后句。
一亩蔽苍苔,回顾空蕃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