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缨(cháng yīng)的意思:指权力或责任的掌握者,也指掌握权力或责任的人。
丹阙(dān quē)的意思:丹阙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红色的宝阙,比喻美好的宫殿或建筑物。
德行(dé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品行高尚,道德行为良好。
赋鵩(fù fú)的意思:比喻赋诗文以表达感激之情。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晦迹(huì jì)的意思:形容隐藏或隐退,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匡世(kuāng shì)的意思:纠正世道,挽救世界
鹏举(péng jǔ)的意思:形容事物进展迅速,蓬勃发展。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先辈(xiā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地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高的人。
仪式(yí shì)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的正式活动或仪式。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 鉴赏
这首挽诗《挽庐陵萧先生(其一)》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对逝者德行与功绩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德行称先辈”,赞扬逝者品德高尚,堪为后人的楷模。接着“威仪式后生”一句,既是对逝者在礼仪教化方面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逝者的优良品质。
“青山初晦迹,丹阙早知名”描绘了逝者隐居山林与步入官场的不同阶段,前者象征着他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后者则展示了他早年即已声名远播,受到朝廷和民众的广泛认可。
“方逐搏鹏举,俄惊赋鵩成”两句运用了典故,生动地展现了逝者从积极进取到遭遇不幸的转变过程。“搏鹏”比喻追求高远理想,“鵩成”则是指突然遭受不测之祸。这一转折不仅令人惋惜,更凸显了生命的无常与命运的捉弄。
最后,“读君匡世策,雪泪洒长缨”表达了对逝者遗著的敬重以及对其精神的怀念。通过阅读逝者留下的著作,诗人仿佛能感受到逝者未尽的抱负与智慧,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以深情的语言,回顾了逝者一生的辉煌与遗憾,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精神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智慧与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