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峰矗高树,入水漾清沦。
《晓月》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边塞清晨之景,以晓月为中心,展现了月色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以及月光下边塞特有的宁静与孤独感。
首句“犹是中秋月”,点明时间背景,中秋之夜的满月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刻虽非中秋,但月色依然如故,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偏宜北塞晨”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时此地月色的喜爱,北塞之地,环境艰苦,但月光却能赋予这片土地一种特殊的美感和温暖。
“衔峰矗高树,入水漾清沦”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山峰与树木,以及其倒映在水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寒益侵川路,光惟照旅人”进一步深化了边塞的环境特点,寒冷的月夜中,月光成为了唯一照亮行人的光源,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月光给予人的慰藉。
最后,“行装都打叠,缛毳觉堪亲”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适应与情感的转变,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月光下的边塞生活似乎也变得亲切起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清晨月色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