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马先生再叠前韵》
《和马先生再叠前韵》全文
宋 / 赵公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连朝襆被冷凄凄,客屐湘江到浙西。

长叹故园秋渐老,快逢诗伯句频携。

回廊待月来僧梵,曲径看花听鸟啼。

转盼雪霜应按候,调琴协瑟念山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调琴(tiáo qín)的意思:指调整乐器的音调,比喻调整事物的状态或关系。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回廊(huí láng)的意思:指建筑物中围绕庭院或花园的走廊。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曲径(qū jìng)的意思:曲径指的是弯曲的小路,比喻做事迂回、不直接。

山妻(shān qī)的意思:指山区的妻子,比喻贤良淳朴的乡村女子。

诗伯(shī bó)的意思:指诗人、文人。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转盼(zhuǎn pàn)的意思:形容眼神忽明忽暗,不定而富有情感。

冷凄凄(lěng 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冷清,无人问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公豫所作的《和马先生再叠前韵》。诗中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首联“连朝襆被冷凄凄,客屐湘江到浙西”,以寒凉的天气和旅途的艰辛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情景。接着,“长叹故园秋渐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逐渐逝去的秋天景色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快逢诗伯句频携”则转而描绘与友人的相聚之乐,通过频繁携带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颔联“回廊待月来僧梵,曲径看花听鸟啼”,进一步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场景。回廊中等待明月升起,僧人的梵音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曲径上观赏花朵,倾听鸟鸣,更添了几分自然之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喜悦。

颈联“转盼雪霜应按候,调琴协瑟念山妻”,则将思绪转向未来,预想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诗人可能会更加思念远方的家人。同时,通过调琴协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又展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变化,从对故乡的思念到与友人的相聚之乐,再到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赵公豫
朝代:宋

(1135—1212)平江常熟人,字仲谦。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知仁和、馀姚、高邮军及真、常二州,累进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致仕。为官清苦廉正,常言但求为循吏,不求为健吏。有《燕堂类稿》。
猜你喜欢

建仓解归诗复徐意一二首·其一

恨未澄清尽,孤踪己不安。

缪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宽。

乡国三千里,人心百八盘。

梦归今始验,为我谢言官。

(0)

流泉引

泉涓涓兮出重山,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塍有稻兮垄有黍,聚以时兮令以鼓。

削高增卑兮酾渠络缕,人不爱力兮挥锸如雨。

川流浚兮来无穷,泥五斗兮水一钟。

旱暵则引兮淫潦则通,自今以往兮乐我良农。

礼有经兮岁有蜡,羊豕盈牢兮农舞于社。

椒香桂绿兮云车满野,敬谢有功兮宜奠于泉下。

吾之将归兮星律回秋,告邦人兮导畎浍之常流。

欲泉利之专兮先耘耨之不偷,无忘吾语兮若吾岁之来游。

(0)

郊居五首·其四

岁回秋向闰,九日菊未华。

青青东篱下,强起折还家。

岂无樽中酒,对之空叹嗟。

后日开已晚,弃置今如何。

(0)

郊居五首·其五

种稻满南泽,露下稻已黄。

雨足暗泉满,秷稚各自长。

侵晓负镰去,日暮积我场。

从今有晨炊,璨璨珠玉光。

(0)

和吕吏部观延庆院李唐画山水·其一

道人曾去礼清凉,幻出台山翠壁光。

闻说幻师能幻幻,烟云草树摄他方。

(0)

和人子夜四时歌·其三

萧萧庭下柳,曾学舞腰支。

秋风吹暮夜,半落小蛾眉。

人生自无定,空叹叶辞枝。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