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其一》
《题画·其一》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深谷高岩寺阁扃,疏林谷口溪亭

亭中恐是庞居士,坐对无埃山四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林谷(lín gǔ)的意思:指山林深处的谷地,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不与世俗纷争。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溪亭(xī tíng)的意思:溪亭是指溪边的亭子,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脱俗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谷高岩间寺庙阁楼的静谧,以及疏林与溪亭的和谐共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隐士形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深谷高岩寺阁扃”,以“扃”字生动地描绘了寺庙阁楼在深谷高岩间的封闭状态,暗示了其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次句“疏林谷口见溪亭”,通过“疏林”和“溪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为下文的隐士形象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亭中恐是庞居士”,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隐士的想象,将画面中的溪亭与古代著名的隐士庞居士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最后一句“坐对无埃山四青”,以“无埃”形容山色的纯净,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心境的平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联想,构建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好世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寄宗良

昔从文史见风流,常忆琴尊侍宴游。

奏雅几时来北阙,校书经岁卧南州。

楼中香护青绫被,江上春归翠翰舟。

更道别来多胜事,相如武骑正淹留。

(0)

朱舍人有吴门之役先过河间官舍省亲寻归湖州因忆君采舍人亦以去秋奉使过家

西风薇省散鸣珂,把袂都亭奈别何。

驻马白华河上近,渡江红叶雨边多。

蓟门砧动催鸿雁,苕水帆归掠芰荷。

惟羡君家兄弟好,凤池岁岁沐恩波。

(0)

包都谏谪官后旅寓举子喜赋

如何谪官日,气色满长途。

少妇元名玉,佳儿遂捧珠。

兰徵何夕梦,蓬挂此时弧。

桂发初盈月,驹生即过都。

恒言万事足,暂遣百忧无。

去看车中载,归看膝下趋。

宦情穷亦喜,客舍滞仍娱。

行灶传汤饼,邀予歌凤雏。

(0)

沈道士松亭即事

偶尔涉玄境,鸾鹤纷相迎。

松构一亭翠,霓缝几片轻。

问予何事至,聊学步虚行。

剔藓读金版,披花聆玉笙。

一童守药鼎,一童抄丹经。

灵液春杯泛,仙床卧簟清。

搴霞捲玉袖,浥露摘璚英。

即事契真想,杳然非世情。

(0)

饮制府陈公署中

元戎开幕府,高宴拥材官。

日闪朱旗静,霜飘画戟寒。

东西连仗钺,筹策借凭栏。

榻几留宾下,图书许客看。

登楼虽有赋,观海久无澜。

入幕非才誉,衔杯即旧欢。

雕盘胜海错,羽扇掩齐纨。

营柳风先发,江梅笛未残。

穿花行玉碗,隔竹卸金鞍。

却笑楼船将,惟称炎徼难。

(0)

罗旁定后舟经两山纪行作

此地昔通道,曾劳十万师。

遥传破胆略,始有息肩期。

丹徼疆重辟,苍梧俗旧疲。

万山罗郡国,千水会黔漓。

密树森如戟,层岚障似帷。

春云低战垒,锦石驻兵麾。

北首卑前代,西征又此时。

皇灵消祲霭,优诏问疮痍。

土俗馀椎结,溪途历险巇。

听鸡知井落,巢燕觅茅茨。

楂放新泥潦,猿啼宿雾枝。

风前吟越客,花里笑蛮姬。

夕泛冲江涨,归潮赴海涯。

榜先沙鸟发,帆逐岸藤移。

汉使裁溪笛,秦军护竹篱。

楼船今罢议,无事更南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