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梦(dà mè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一切努力和追求都是虚幻的,如同一场梦境。
朵颐(duǒ yí)的意思:形容吃东西时吃得慢而细嚼慢咽。
燔炙(fán zhì)的意思:燔炙原指古代祭祀时烧烤牺牲品,后来引申为指以自我牺牲来表达忠诚、报国或奉献的行为。
覆蕉(fù jiāo)的意思:覆盖香蕉树,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错误。
合一(hé y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合并为一个整体,达到统一的状态。
鹿迷(lù mí)的意思:形容人迷恋于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
眉睫(méi jié)的意思:形容非常近,非常亲近。
天骄(tiān jiāo)的意思:指非常自豪、傲慢的人。
逐鹿(zhú lù)的意思:指追逐、竞争,争夺权力或地位。
自招(zì zhāo)的意思:自己招惹麻烦或祸害。
- 鉴赏
这首诗以山谷的“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为引,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世事的洞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展现了作者对于权力、欲望与命运的思考。
“刀匕森在几,朵颐动天骄”,开篇即以刀匕的锋利和贪食的形象,暗示了权力与欲望的诱惑,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后果。“朵颐”形容贪婪之态,“天骄”则指那些被权力和欲望所驱动的人们,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如何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最终可能走向毁灭。
“??鱼脱渊,燔炙良自招”,通过“??鱼”(可能是指某种难以捕捉或逃脱的生物)逃脱深渊后,却因被烧烤而自取灭亡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贪欲与自我毁灭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燔炙”既指烹饪,也暗喻了最终的惩罚或毁灭。
“眉睫有不见,吾闻螳捕蜩”,引用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警示人们在追求眼前利益时,往往忽视了更大的危险或后果。这句诗提醒读者,人生的决策与行动应当全面考虑,避免陷入短视的陷阱。
“六合一大梦,逐鹿迷覆蕉”,最后两句将人生比作一场大梦,而追逐权力(“逐鹿”)就如同在梦境中迷失方向,最终可能像“覆蕉”一样,徒留虚幻的表象,实则无实质意义。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权力追逐可能导致的迷失与空虚的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欲望与命运的关系,以及在权力与欲望面前保持清醒与理智的重要性。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蕴含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洞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仞千雁影诗
金风起肃杀,凋落先梧楸。
知时贵哲人,不如鸿雁俦。
噭噭鸣青天,徬徨向南州。
气序乃相逼,匪为稻粱谋。
伟哉求寂士,睹影发清讴。
寒暑识代谢,物化冥显幽。
悟理捐形骸,色空生双眸。
玄景靡所遗,江山亦不留。
俯仰彻上下,所见皆浮沤。
万物同一雁,羽翼空绸缪。
象类常寂然,圣人行多忧。
憬然知无从,岂羡乘云游。
丹霞舍利塔
心光彻内外,如珠入五色。
珠与色无性,非离亦非即。
非即超形骸,非离浃营卫。
月在千波中,波波摇青霁。
凡圣唯一心,湛昏成二谛。
示生死涅槃,而实无坚脆。
脆以别生死,坚光表性义。
本从心生色,迷色乃有二。
蚌含明月珠,体合百骸粹。
领纳镜中像,想即妙观智。
流注皆真常,分别非明记。
如是五蕴身,与法身何异。
秖因一念迷,情生分秽净。
净秽悟由心,当念绝邪正。
佛以此智證,法化无同别。
示现别中同,同中别自晰。
光耀百千年,福被我遗教。
神光触金轮,仰瞻如梦觉。
栖贤发瑰异,感激当其运。
移光照岭南,慈曜无远近。
佛子学聚沙,燔土紫金斓。
崔巍海螺巅,晶晶逼霄汉。
举目道与会,布发形俱泮。
见闻起遐情,究此未来际。
念念尽圆明,身与心毋戾。
《丹霞舍利塔》【明·释函是】心光彻内外,如珠入五色。珠与色无性,非离亦非即。非即超形骸,非离浃营卫。月在千波中,波波摇青霁。凡圣唯一心,湛昏成二谛。示生死涅槃,而实无坚脆。脆以别生死,坚光表性义。本从心生色,迷色乃有二。蚌含明月珠,体合百骸粹。领纳镜中像,想即妙观智。流注皆真常,分别非明记。如是五蕴身,与法身何异。秖因一念迷,情生分秽净。净秽悟由心,当念绝邪正。佛以此智證,法化无同别。示现别中同,同中别自晰。光耀百千年,福被我遗教。神光触金轮,仰瞻如梦觉。栖贤发瑰异,感激当其运。移光照岭南,慈曜无远近。佛子学聚沙,燔土紫金斓。崔巍海螺巅,晶晶逼霄汉。举目道与会,布发形俱泮。见闻起遐情,究此未来际。念念尽圆明,身与心毋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767c6f1ba6a8b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