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飞 阁 宋 /李 廌 飞 阁 凌 波 浮 渺 茫 ,碧 山 白 云 坐 相 忘 。好 风 历 楯 泛 我 袂 ,兴 来 取 缨 濯 沧 浪 。
- 注释
- 飞阁:高架的楼阁。
凌波:越过水面。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碧山:青翠的山峰。
白云:白色的云朵。
相忘:心灵相通,忘记世俗。
好风:清风。
历楯:吹过栏杆。
泛我袂:轻拂衣袖。
兴来:兴致勃勃时。
取缨:解下腰带。
濯沧浪:在沧浪水中洗涤。
- 翻译
- 飞阁凌波如在水面上漂浮,渺茫难见踪迹。
坐在青翠山间,白云缭绕,心灵仿佛与之融为一体。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自在之情和超然物外的境界。"飞阁凌波浮渺茫"一句,通过对高阁与流水交织的生动描述,展现出一种飘逸脱俗的情怀。"碧山白云坐相忘"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与之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沟通。
接下来的两句"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通过对良辰美景与个人情感的描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由。其中"好风历楯泛我袂"中的"好风"象征着良好的时机或心境,而"历楯泛我袂"则是说风穿过竹林,吹拂着诗人的衣襟,这里"袂"代指衣服的下摆,形容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最后一句"兴来取缨濯沧浪"中的"兴来"意味着情绪高涨,而"取缨"则是说解开船缆的动作,"濯沧浪"则形容船行于波涛之中。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美好心境下,决意驾舟破浪,以此比喻追求自由和向往远方的心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行动的叙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多处运用了动人心魄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志士篇
河伯誇秋水,未知东海深。
众人尚雷同,安识志士心。
志士有苦心,心苦道自舒。
上山思采玉,入海贵探珠。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
独行何凉凉,阔遵溯周衢。
虽无凌风翰,眷此适国都。
升天而游雾,惕哉子大夫。
题沈启南画月下杏花
我昔庆云看杏花,春云压树埋晴霞。
无端风雨中夜作,狼藉满地同泥沙。
十年蹭蹬不复见,无乃天意于吾赊。
老南忽往花正好,两株繁华对晴昊。
白日苦短看不足,更向良宵事幽讨。
月明照花花在地,恍若清波漾文藻。
夜深露下花更佳,汗湿蛾眉淡于扫。
巫山神女朝梦云,洛水灵妃夜当道。
知君好事不可当,绕树行吟被花恼。
诗成得意难具陈,片纸再与花传神。
品高意远迹逾妙,反觉树上花非真。
须臾喧传动城郭,借看累月纷蹄轮。
君不见虎头曾图瓦棺壁,观此杂沓输其珍。
老僧老僧收拾去,且莫出示无钱人。
《题沈启南画月下杏花》【明·史鉴】我昔庆云看杏花,春云压树埋晴霞。无端风雨中夜作,狼藉满地同泥沙。十年蹭蹬不复见,无乃天意于吾赊。老南忽往花正好,两株繁华对晴昊。白日苦短看不足,更向良宵事幽讨。月明照花花在地,恍若清波漾文藻。夜深露下花更佳,汗湿蛾眉淡于扫。巫山神女朝梦云,洛水灵妃夜当道。知君好事不可当,绕树行吟被花恼。诗成得意难具陈,片纸再与花传神。品高意远迹逾妙,反觉树上花非真。须臾喧传动城郭,借看累月纷蹄轮。君不见虎头曾图瓦棺壁,观此杂沓输其珍。老僧老僧收拾去,且莫出示无钱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867c676a52e7c053.html
齐都歌
偶把渔竿来渭水,诸侯八百从如蚁。
洗兵一雨天下清,兴王事业应难比。
茅土之封东土侯,奄有青济都营丘。
千乘龙旗照沧海,百层雉堞临淄流。
淄流拂曙歌钟起,人物喧阗隘都市。
黄金白壁酬君公,文马雕轩觐天子。
前朝后市何辉光,歌台舞榭遥相望。
长剑危冠盛皋虎,珠廉绣幕围姬姜。
伯业相传仅千载,宁知时去繁华改。
盗贼公然窃宝弓,坐令青社无光彩。
是非得失俱悠哉,空馀废址连荒台。
往事凄凉不可问,淄流呜咽悲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