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波清苍痕,豗激翠将腐。
奔涛已东决,磊块留不去。
阴罅齧馀苔,寒凹逗轻露。
彼怪予弗谈,不转吾所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开篇“晓波清苍痕,豗激翠将腐”两句,勾勒出一幅清晨山谷间的静谧图景,其中“晓波”指的是早晨的涟漪,“清苍”形容水色之清澈,“苍痕”则是山石之间的青苔,“豗激翠将腐”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生机,然而也隐含着生命易逝的哲思。
“奔涛已东决,磊块留不去”两句,诗人转向描绘奔流的溪水和坚硬的岩石。这里的“奔涛”形象地表达了溪水的力量与流动,而“磊块”则是对山石坚固不移的写照。
接下来的“巧匠取之出,入资园亭趣”两句,诗人转向人类活动,描绘了工匠将自然中的美景——水和石——搬运到园中,以营造一种艺术化的自然环境。这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利用。
最后两句“阴罅齧馀苔,寒凹逗轻露”则是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写。这里的“阴罅”形容树木间斑驳的阳光,“齧馀苔”则是指树荫下的青苔,而“寒凹”和“逗轻露”共同营造出一种秋季的萧瑟氛围。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也透露出对人生易逝的感慨。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暂时性,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