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李叔谊莲峰书院》
《寄题李叔谊莲峰书院》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古风

高原陆地莲花,此峰刻画天与状。

李君下构三千楹,读书月明悲壮

向来濂溪庐山,莲花峰下溪之源。

半山争墩未苦贤,掘地何处流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悲壮(bēi zhuàng)的意思:形容悲伤而壮烈的情感或场景。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刻画(kè huà)的意思:通过描绘、描述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濂溪(lián xī)的意思:濂溪是指濂水和溪水,比喻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陆地(lù dì)的意思:指大地、陆地。也比喻乡土、故乡。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原陆(yuán lù)的意思:原本的陆地。形容水势退去后,露出的本来面目。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叔谊所建的莲峰书院的壮观景象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高原陆地无莲花,此峰刻画天与状”开篇,巧妙地将莲花峰与莲花相对比,强调了莲花峰的独特与不凡。接着,“李君下构三千楹,读书月明调悲壮”两句,赞美了李叔谊的才智与勤奋,他建造了三千楹的书院,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读书,情感激昂,充满壮志。

“向来濂溪卜庐山,莲花峰下溪之源”则引出了历史人物周敦颐(濂溪先生)与庐山的关联,暗示了莲峰书院与濂溪先生精神的传承,以及它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最后,“半山争墩未苦贤,掘地何处无流泉”表达了对书院环境的赞赏,即使在半山腰,也可见贤者云集;而地下无论何处,都有清泉涌出,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源源不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莲峰书院的宏伟气势、文化氛围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李叔谊及其书院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钱塘江三首·其三

秋光漠漠草青青,日落江流雁下汀。

世路风波今始半,为余遥谢草堂灵。

(0)

枫桥

出城才七里,地僻罕曾过。

孤塔临官路,三门背运河。

钟鸣惊宿鸟,墙矮入渔歌。

醉里看题壁,如今张继多。

(0)

念奴娇·其六杨子安侍郎寿

腊回春近,正日添宫线,香传梅驿。

玉律冰壶此际显,天与奇才英识。

贯日孤忠,凌云独志,曾展回天力。

功名由命,等闲却铩鸾翮。

谁信夫子如今,眠云情意稳,风尘机息。

邂逅初心得计处,伊水鸥闲波碧。

但恐天教,经纶缘在,未遂紫烟客。

君王图旧,看公归觐京国。

(0)

齐天乐.观竞渡

香红飘没明春水,寒食万家游舫。

整整斜斜,疏疏密密,帘缬旗红相望。江波荡漾。

称彩舰龙舟,绣衣霞桨。

舞楫争先,歌笑箫鼓乱清唱。

重来刘郎又老,对故园桃红春晚,尽成惆怅。

泪雨难晴,愁眉又结,翻覆十年手掌。如今怎向。

念舞板歌尘,远如天上。斜日回舟,醉魂空舞扬。

(0)

游九曲

三十六峰高插天,来游谁不慕真仙。

幔亭旧事随流水,空自溪头唤钓船。

(0)

南山十咏·其十□书院

凿石导行径,刊木罗居室。

微云□总户,青岚照缃帙。

洁士□□堵,志人轻尺璧。

况近□山水,勉旃此游息。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