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门弟(mén dì)的意思:门弟是指门下的弟子,也泛指学生、学徒。
陪哭(péi kū)的意思:在别人难过或悲伤时陪同哭泣,表示同情或安慰。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山海(shān hǎi)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山和海,也可引申为广阔的天地或辽阔的世界。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宣尼(xuān ní)的意思:指宣扬儒家思想,传播道德教化。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撰碑(zhuàn bēi)的意思:指撰写碑文或刻字纪念某人或某事。
门弟子(mén dì zǐ)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 注释
- 所学:所掌握的知识。
如:像。
山海:形容知识之多,如山似海。
吁嗟:叹息。
不一施:不能一一施展。
未闻:未曾听说。
访:拜访。
箕子:商朝贤臣,孔子以他为榜样。
诔:哀悼的诔文。
空郡:空荡荡的城市。
陪哭:陪同哭泣。
撰碑:撰写碑文。
纷纷:众多。
门弟子:孔子的门徒。
若个:哪个。
解:懂得。
称师:称为老师。
- 翻译
- 我所学的知识深如山海,感叹却无法一一施展。
从未听说有人拜访过箕子,只见到人们哀悼孔子。
空荡荡的城邑中只有我来陪他哭泣,无人敢撰写碑文。
众多的门徒纷纷而来,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称为老师呢?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或士人对知识渊博如海的追求与敬仰,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于某位先生(挽水心先生)的怀念之情。首句“所学如山海”表明学习和知识广大无边,如同大海一样深不可测。紧接着,“吁嗟不一施”则说明即使是如此广博的知识,也无法以一种方式完全掌握,反映了学习的艰难和复杂性。
“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一句,通过对古人箕子、宣尼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箕子是孔子的学生,而宣尼则是古代的一个贤人,两人均以智慧和品德著称。
“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诗中提到“挽水心先生”,可见这是诗人对已经逝去的师长的一种怀念之情。但即便是这样重要的人物,也没有人能够为其立碑撰文,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忽视。
最后,“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先生的弟子们的期望,他们虽然众多,但能否真正理解并继承先生的学问和精神,却是未知之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后学者是否能够承载先贤遗志的一种担忧。
整体来看,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古圣贤的崇敬,更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凉和对未来文化传承的不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大行皇后移殡观德殿感怀追旧情不自禁再成长律以志哀悼
凤輤逍遥即殡宫,感时忆旧痛何穷。
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恶红。
温凊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
因参生死俱归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观江潮作歌
楼名望潮江岸傍,既到弗登有底忙。
登矣不俟潮一望,杀风景事诚何当。
哉生魄为潮盛候,因缘恰值聊相徉。
是日未刻潮应至,历申那见涛乘江。
驾山张盖徒想像,诗消醮退真荒唐。
江山小船迎潮惯,解嘲略仿羯鼓腔。
金支翠旗光错落,摐金击革声铿镗。
俄顷江面潮亦至,恬风辑浪非礌硠。
惟觉两岸隐增溜,贾舶好趁轻帆扬。
阳侯静敛沧波细,一霎依旧天水苍。
昔闻庢沓战藉藉,欺人惯是文人长。
或云乘舆百灵护,伍胥文种心早降。
或云江走中亹后,潮汐非比曩时强。
其然岂然付一笑,涨沙惟喜资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