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连我俗,双眼向谁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用 韵 约 式 之 宋 /方 岳 已 扫 秋 庭 月 ,蹇 驴 来 未 来 ,一 官 连 我 俗 ,双 眼 向 谁 开 。书 癖 工 为 崇 ,诗 穷 不 受 催 。是 中 惟 酒 可 ,到 手 莫 停 杯 。
- 翻译
- 已经清扫过秋天庭院的月光,我骑着跛驴迟迟未来。
官职相连使我世俗,双眼又能向谁展示期待。
对书籍的热爱成了困扰,贫穷中的诗才不会被催逼。
在这其中,只有酒能慰藉,拿到酒就不要停下杯子。
- 注释
- 已扫:已经清扫。
秋庭月:秋天的庭院月色。
蹇驴:行走困难的驴子,这里指诗人自己。
未来:未来到达。
一官:一个官职。
连我俗:让我也变得世俗。
双眼:双目。
谁开:向谁展示。
书癖:对书的极度爱好。
工为祟:成为困扰。
诗穷:身处贫困中的诗歌创作。
不受催:不被外在压力所驱使。
是中:在这其中。
惟酒可:只有酒可以。
莫停杯:不要停止饮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已扫秋庭月,蹇驴来未来"表明诗人独自在清冷的秋夜中,对着已经打扫干净的庭院内洒落的月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孤寂。而"蹇驴"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劳碌与奔波。
接着"一官连我俗,双眼向谁开"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官场的迷茫和困惑。尽管身处其中,但内心却渴望超脱寻找精神寄托。
"书癖工为祟,诗穷不受催"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追求与个性。在他看来,即便是对书法的精湛研究,也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寄托。而对于诗歌创作,他更是坚持自己的节奏,不随外界的催促而改变。
最后"是中惟酒可,到手莫停杯"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寻找慰藉的心态。在他看来,在这纷扰复杂的世界里,只有美酒可以带给他片刻的安宁和愉悦,因此当酒水到手时,他便不愿停止,尽情享受这一瞬间的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勾勒出一位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在世俗与精神追求之间寻找平衡,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自我安慰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主簿弃官归建昌
老着青衫羞望舶,自笑风船禁不得。
拂衣高咏归去来,我有麻源三亩宅。
朝餐太阳茹紫芝,时时更作方平客。
肯嗟垂橐少黄金,儿孙只用传清白。
寂照大师匣藏相国寺坏壁秋景
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
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
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
崖平路转斗然绝,笔力未断空徘徊。
胡为皴剥仅盈尺,鐍以大箧过琼瑰。
师云昔是殿堂壁,治平大水馀皆摧。
恰如卢仝玉碑子,中路扑折令人哀。
玉碑一折乃无用,此画虽缺犹堪裁。
君不见,山前路,路长不独忧风雨。
前有毒蛇后猛虎,磨牙矫尾藏深坞。
圣人皇皇嗟逆旅,画工意思非无补。
非无补,谁信之,纷纷门外誇轻肥。
留题吕学士无为军谪居廊轩
城头高轩跳千里,数里苍山兼寒水。
帆开半落有无间,鸟飞不断丹青里。
北斗疏疏河汉晓,蓬莱一登天下小。
心随境化形亦忘,谁道霜翎老华表。
曹公窥吴教水战,虎貔蹙踏鲸鼍转。
野父相传此渡头,鱼网时时得遗箭。
当场英气安在哉,千年绝景藏蒿莱。
地祗监护待贤者,栏干倚遍倾金罍。
目送白云望尧阙,忠功孝名坚一节。
明时不作离骚经,玉上青蝇解磨灭。
升沈偶然安足嗟,与君高咏思无邪。
数声长笛奏何处,微风吹落天之涯。
天涯桂树清辉发,万顷波澜冻冰雪。
若承紫诏返瀛洲,此地曾忘迁谪忧。
《留题吕学士无为军谪居廊轩》【宋·郭祥正】城头高轩跳千里,数里苍山兼寒水。帆开半落有无间,鸟飞不断丹青里。北斗疏疏河汉晓,蓬莱一登天下小。心随境化形亦忘,谁道霜翎老华表。曹公窥吴教水战,虎貔蹙踏鲸鼍转。野父相传此渡头,鱼网时时得遗箭。当场英气安在哉,千年绝景藏蒿莱。地祗监护待贤者,栏干倚遍倾金罍。目送白云望尧阙,忠功孝名坚一节。明时不作离骚经,玉上青蝇解磨灭。升沈偶然安足嗟,与君高咏思无邪。数声长笛奏何处,微风吹落天之涯。天涯桂树清辉发,万顷波澜冻冰雪。若承紫诏返瀛洲,此地曾忘迁谪忧。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167c6b4398a48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