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答虞伯生侍讲》
《奉答虞伯生侍讲》全文
元 / 至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散花丈室拥天姝,金粟如来安稳无。

不二门开唯一默,对谈还许文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稳(ān wěn)的意思:安定稳固,没有波动或动荡。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二门(èr mén)的意思:指两个门,比喻两个选择或两种可能性。

还许(hái xǔ)的意思:指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表示悔过并表示决心改正。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唯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其他相同的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丈室(zhàng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的家庭和睦。

不二门(bù èr mén)的意思:指无可比拟、独一无二的门道或技艺。

金粟如来(jīn sù rú lái)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语言优美,如同佛陀的金色般灿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描绘丈室中散花的景象,以及与金粟如来的对话,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精神追求。

首句“散花丈室拥天姝”,以“散花”象征着智慧与美的绽放,丈室则代表了修行的场所,天姝则寓意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整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灵性与美的修行场景,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者能够达到心灵的升华。

次句“金粟如来安稳无”,“金粟如来”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化身。此句强调了如来(即佛)的存在,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稳定,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主旨。

第三句“不二门开唯一默”,“不二门”源自《坛经》,意指佛法的真理只有一个,即“不二法门”。此句强调了佛法的精髓在于“唯一默”,即通过内心的静默与专注,直接体悟到真理的本质,超越语言与形式的束缚,直达本心。

最后一句“对谈还许老文殊”,“老文殊”指的是文殊菩萨,以其智慧著称。此句表明即使是在与智者的对话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流动,体现了在修行过程中,对话与交流同样可以作为领悟真理的途径,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宗修行的场景与理念,表达了对内心平静、智慧与真理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至仁
朝代:元

字行中,鄱阳人。元末住绍兴崇报寺洪武初应召与钟山法会后主虎丘寺有澹居槁。
猜你喜欢

传言玉女.己未元夕

众绿亭前,都是郁葱佳气。越姬吴媛,粲珠钿翠珥。

红消粉褪,几许粗桃凡李。连珠宝炬,两行缇骑。

自笑衰翁,又行春锦绣里。禁肴宫酝,记当年宣赐。

休嫌拖逗,且向画堂频醉。从今开庆,万欢千喜。

(0)

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

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馀思。

还淳山水邑,令君丘壑姿。

邑民本无事,君亦何所为。

治己物自治,化行风荐移。

君复何所欲,读书常不足。

拄腹五千卷,插架三万轴。

曾未出毫芒,万室已蒙福。

堂东松竹林,昔时閟荒榛。

堂中灯烛光,昔时照红裙。

今何声吾伊,萧萧风雨晨。

问君有社稷,亦复有人民。

奈何独自苦,学道则爱人。

(0)

题古岩旧尝侍孙先生题名岩中二首·其二

覆篑一拳进,嵌空百肘宽。

僧房因石室,蚁穴梦槐安。

尘路十年别,松风六月寒。

凄凉旧题处,不忍更重看。

(0)

旅舟度岁呈范尧臣

柏盏椒盘且罢休,吕蒙城下泊孤舟。

昏灯独照还乡梦,久客新添别岁愁。

爆竹无声惊寂寞,梅花有意伴淹留。

明朝例是加年事,不信公侯不白头。

(0)

夜感

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

犹有壮心耽万卷,其如昏目负三馀。

睡迟祇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

(0)

水龙吟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