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烟冲雾不知寒,绕遍山厓复水干。
疏钟隔涧深堪听,老菊垂花素可餐。
传语(chuán yǔ)的意思:通过言语传递信息或者传达意思。
节使(jié shǐ)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行为,也可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三节(sān jié)的意思:指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山厓(shān yá)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峭壁耸立的地方。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仰凭(yǎng píng)的意思:指依靠、依赖他人的支持或帮助。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龙洞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联“踏烟冲雾不知寒,绕遍山厓复水干”,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壮阔。诗人不畏烟雾缭绕的寒冷,勇往直前,绕过一道道山崖,涉过一片片溪流,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颔联“峰拥夕阳遥驻马,石悬高洞仰凭阑”,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神秘。夕阳西下,群峰环绕,仿佛在邀请诗人驻足欣赏;而高耸的洞穴,倒映着天空的蓝,让人不禁仰头凭栏,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疏钟隔涧深堪听,老菊垂花素可餐”,则将视角转向了听觉与味觉的体验。远处山涧传来稀疏的钟声,悠扬而深邃,引人入胜;而路边的老菊,垂下的花瓣洁白如雪,不仅赏心悦目,更可作为美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全面感知与享受。
尾联“传语北台三节使,拟拚明日尽馀欢”,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他通过诗句向远方的朋友传达了自己此刻的快乐与满足,并预示着明日将与朋友共享这份欢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归兴乍离边,兰桡复锦川。
斫春槎蘖树,消雪土膏田。
岸暖寻新菜,舟寒著旧绵。
临邛若个是,欲向酒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