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沉醉(chén zuì)的意思:陶醉于某种感受或状态中
耕垄(gēng lǒng)的意思:指耕种农田,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市门(shì mén)的意思:指城门,也指城市。
贤令(xián lìng)的意思:指明智而有道德的命令或指示。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鱼鸟(yú n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稀有的事物或人。
- 注释
- 花县:地名,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春:春季。
曾:曾经。
到:到达。
人家:住户,村落。
幽谷:隐蔽而宁静的山谷。
市门:城镇的门。
犹:仍然,还。
碍:阻碍。
石:石头。
耕垄:耕地的田垄。
地僻:地方偏僻。
荆榛:荆棘和灌木,形容荒凉。
秀:秀丽,茂盛。
人稀:人烟稀少。
鱼鸟闲:鱼鸟生活自由,无拘无束。
贤:贤能的。
令尹:古代官职,相当于县令。
沉醉:深深沉浸。
不知还:忘记回来。
- 翻译
- 我曾在春天造访过花县,那里隐藏在幽深的山谷中。
街市上的门还被石头阻碍,田地里的农夫们都依山而耕作。
这里地处偏僻,杂草丛生,人烟稀少,鱼鸟显得格外悠闲。
幸好遇见了贤明的县令,让我沉醉其中,竟忘了返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小镇春天的景象。开篇“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两句,设置了一种时节和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被大自然温柔包围的小村庄之中。
接着,“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地方的闭塞与自然融合的特点。"市门犹碍石"表明这里的商业活动并不繁盛,而是被大自然所包围,市场的存在几乎感觉不到;“耕垄尽依山”则形象地展示出农业生产紧密依附于山势之上的景象。
第三句“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偏远和自然生态的宁静。"地僻"说明这里的位置偏僻,不易到达;"荆榛秀"则是形容地方荒凉,但同时又有一种野趣之美;"人稀鱼鸟闲"则直接点出了这里的人烟稀少,自然生物却悠然自得。
最后,“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忘返。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遇到一位贤能的官吏,这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幸运;"沉醉不知还"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这里完全放松自己,享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田园山水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崇福长老见寄
寄榻西湖不掩关,残年犹得伴僧閒。
身投罗网归无路,目送烟云幸有山。
新句忽传文字外,旧游重想笑谈间。
故人风义如师少,慰我忧愁两鬓斑。
游华阳洞阻雨
此洞昔无闻,人迹固稀到。
一昨紫微游,刻石记所好。
遂令天下知,游者争欲造。
我方佩县印,事閒慕高蹈。
联镳二三子,并坚松柏操。
樽罍薄携持,丁壮却前导。
行行逼崖巅,紫翠射襟帽。
方疑攀郁萝,又若堆海潦。
石门未及窥,忽值山雨暴。
风云暗衢路,雷电拆岩峤。
苍黄仆夫语,踊跃猿猱叫。
黄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
初游成欢愉,中险触愤懊。
佛舍距几何,望望目睛眊。
击镫促疲马,十步九攲倒。
登堂亟就榻,释子数相劳。
寻幽尚龃龉,处世信难料。
暂眠稍苏息,起坐复悲啸。
宁非山鬼护,不使俗客眺。
桓桓翠琰文,愈读愈精妙。
名由今日新,迹入万古耀。
骐骥步莫追,驽骀志弥劭。
犹期六月来,散发避炎燎。
一雨路阻绝,何以为壮少。
归欤歌芜词,聊为起同调。
《游华阳洞阻雨》【宋·郭祥正】此洞昔无闻,人迹固稀到。一昨紫微游,刻石记所好。遂令天下知,游者争欲造。我方佩县印,事閒慕高蹈。联镳二三子,并坚松柏操。樽罍薄携持,丁壮却前导。行行逼崖巅,紫翠射襟帽。方疑攀郁萝,又若堆海潦。石门未及窥,忽值山雨暴。风云暗衢路,雷电拆岩峤。苍黄仆夫语,踊跃猿猱叫。黄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初游成欢愉,中险触愤懊。佛舍距几何,望望目睛眊。击镫促疲马,十步九攲倒。登堂亟就榻,释子数相劳。寻幽尚龃龉,处世信难料。暂眠稍苏息,起坐复悲啸。宁非山鬼护,不使俗客眺。桓桓翠琰文,愈读愈精妙。名由今日新,迹入万古耀。骐骥步莫追,驽骀志弥劭。犹期六月来,散发避炎燎。一雨路阻绝,何以为壮少。归欤歌芜词,聊为起同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767c718f3122a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