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座寺》
《高座寺》全文
清 / 吴云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清秋入古寺,苍翠染人衣。

老木动寒色危楼澹夕晖。

山空迦叶静,苔满雨花稀。

欲问前朝事高僧归未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朝事(cháo shì)的意思:朝廷的事务,指政治事务或朝庭之事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迦叶(jiā yè)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容貌丑陋。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染人(rǎn rén)的意思:指言行具有感染力,能够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

危楼(wēi lóu)的意思:危险的楼房。形容建筑物不稳固,有倒塌的危险。

雨花(yǔ huā)的意思:指雨中绽放的花朵,比喻在困境中产生的美好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步入古寺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与情感。首句“清秋入古寺”,点明季节与地点,清冷的秋天气息弥漫在古老的寺庙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接着,“苍翠染人衣”一句,以自然界的色彩映射到人的衣物上,不仅展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触动。

“老木动寒色,危楼澹夕晖”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老树在秋风中摇曳,透露出一丝丝寒意;而高耸的楼宇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宁静,夕阳的柔和光线与楼宇的静默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寂寥的意境。

“山空迦叶静,苔满雨花稀”则将视线转向山间,空旷的山林中,迦叶(佛教中的圣者)的形象似乎在静默中显现,与满布青苔的地面相呼应,雨后稀疏的花朵更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隐喻了佛法的深远与寂静之美。

最后,“欲问前朝事,高僧归未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高僧的敬仰之情。他想要询问关于前朝的故事,却不知那位德高望重的僧人是否已经归来。这一问,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信仰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古寺的静谧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宗教及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云岫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过桃城

策疲薄暮到桃城,又是南来一日程。

只见身寒知絮薄,忽然梦醒是驴鸣。

酒旗未易沾行色,夜月偏宜照此情。

那似长安骑马客,风尘虽浊意尤清。

(0)

从泊头登岸入山喜尹澜柱铨部拿舟而来次韵二章·其一

此间何事最相宜,不到仙山总未奇。

万里高怀浮海得,三峰天路看云移。

易寻药草供方术,难得秋光惬梦思。

丰采文章高宇内,却从丹井订幽期。

(0)

高澹庵明府解官此赠

番阳解绶事全非,如水臣心对夕晖。

金马道高徒有赋,玉琴典尽已无衣。

新花绕县枝偏长,旧雪填河梦未归。

大略自堪民社寄,藜光常照董家帷。

(0)

送张稚公赴北雍

洞天深锁瑞云凝,饱读遗书阅世情。

月凤欲飞岐岭阔,游龙方出海波清。

鸿鸣晓月秋风爽,马踏斜阳剑匣轻。

又捉短筇江上别,功名终古属儒生。

(0)

赠梁华生

刻漏批来楮叶轻,多材原自属天成。

文康有后书声远,佛地无尘宝月清。

意入明珠生九曲,刀迎坭鼻见双平。

因君悟得无传理,始觉天孙锦未精。

(0)

和澹归韵九首·其五

世机倾动似轻梭,何处堪容赞与诃。

掘地若能寻上古,补天方信有神娲。

猿啼暮岭魂难醒,浪打高岩石易磨。

且系孤舟依峡宿,静看寒月照悬萝。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