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年世(nián shì)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和历久弥新。
品题(pǐn tí)的意思:
◎ 品题 pǐntí
[appraise] 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许劭传》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诗家(shī jiā)的意思:指擅长写诗的人,也可指诗人或诗歌家。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无庸(wú yōng)的意思:没有必要;没有需要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细碎(xì su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细小,碎片化。
西施(xī s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自待(zì dài)的意思:自己等待,自己等待机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燕子南飞,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秋尽燕南菊有华”开篇,巧妙地将季节变换与自然景观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品题犹自待诗家”一句,点明了诗人对菊花的欣赏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期待。
接下来的“酒浇屈子醒魂杳,灯晃西施醉影斜”,运用典故,借屈原和西施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屈原的“醒魂”与西施的“醉影”形成对比,既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情感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九日风光今已负,百年世事亦无涯”两句,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时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错过,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失去;而“百年世事亦无涯”则揭示了人生的无限性和不可预知性。
最后,“升堂细碎还堪撷,杜老无庸晚见嗟”中,“升堂”可能指的是进入高雅的境界或深入探讨,“细碎”则可能指细节或琐碎之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深入理解事物价值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杜甫(杜老)晚年感叹人生无常的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二幽居
摄峤秀而奇,应为金陵最。
同人举胜盘,其月方为兑。
或屧谢安步,或挺刘焯背。
取适在觞咏,宁云望门拜。
幽居于焉憩,真若忘忧界。
吾知忧未忘,金阙江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