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火倏隐见,橹音乍忽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带(bǎo dài)的意思:指重要的人或事物所在的地方。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鼓浪(gǔ làng)的意思: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尖峭(jiān qiào)的意思: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耸而陡峭。
江神(jiāng shén)的意思:指江河中的神灵,也泛指水神。
首望(shǒu wàng)的意思:指首次见到或第一次望见,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或景象。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吴江(wú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胥门(xū mén)的意思:指官吏、门客、仆从等聚集在官府门前等候的景象。
盱衡(xū héng)的意思:盱衡意指用眼睛盯着看,用心思考衡量,形容人思虑周详,审慎谨慎。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隐见(yǐn jiàn)的意思:隐藏的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自姑苏前往吴兴,途经桐汭时沿途所见的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波动。
首句“亭午发胥门,暮泊宝带桥”,以时间点“亭午”(中午)和“暮”(傍晚)勾勒出行程的起始与结束,通过“发”(出发)和“泊”(停靠)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从胥门出发,至傍晚时分抵达宝带桥的情景。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行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接着,“回首望荒台,风雨何萧萧”,诗人回望途中所经过的荒凉之台,风雨交加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慨。
“忽见吴江塔,尖峭入云霄”,突然间,诗人看到了吴江的塔,其高耸入云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既是对眼前景物的赞叹,也是对旅途新发现的惊喜。
“江神鼓浪迅,伏怪谢阴骄”,江水汹涌,仿佛江神在鼓动着波浪,而潜藏的怪异力量似乎也在平静下来,不再显露出骄傲的姿态。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村火倏隐见,橹音乍忽超”,夜晚降临,村庄里的灯火时隐时现,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描绘了夜晚航行的宁静与动态之美。
最后,“推篷一盱衡,烟光澹晚潮”,诗人推开船篷,远眺夕阳下的江面,烟雾轻淡,晚潮缓缓,这一幕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旅途即将结束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旅途中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失马
吾从大夫后,徒行畴云可;
贫来出无舆,款段仅未跛。
人马颇相称,出入遵道左;
官军昨南征,括马忽及我。
此非绝尘足,奚堪载骁果;
兼无致远力,五石讵能荷。
夺我代步资,立意殊琐琐;
荣辱本无关,失马固非祸。
吾老当益壮,习劳未敢惰;
安步以当车,达观理自妥。
舆马日相逢,对之无懡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