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
薄笑夫为欣,微欢还成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幽闺的女子在静寂长夜中的复杂心情。首句“幽闺情脉脉”直接点明了女子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情感状态——她的情感如同幽深闺房中弥漫的细流,虽不显山露水,却绵延不绝。接着,“漏长宵寂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时间的漫长,暗示着女子独处的孤独与等待的煎熬。
“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两句,以自然界的微小生物来反衬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草间的萤火虫在夜幕中飞舞,丝虫则围绕着秋日的墙壁盘旋,这些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喻了女子情感的细微与复杂。萤火虫的短暂与脆弱,丝虫的缠绕与不安,都与女子的心情相呼应。
“薄笑夫为欣,微欢还成戚”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某人的微妙情感。她的笑容虽轻薄,但却是对某人的欣悦;然而,这份喜悦很快就被忧愁所取代,可见她情感的波动之大,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以形象的细节描绘女子的外在表现。金簪垂落,象征着她情绪的低落;而“玉箸”,即眼泪,从衣襟滑落,更是直观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悲伤。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勾勒出女子的外貌特征,更深刻揭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深闺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变化,情感表达深沉而富有层次感,是南北朝时期文人情感细腻描写的典范之作。
日日来看江上山,居人笑说使君顽。
使君无事且乐此,尚恨尔来腰脚孱。
东华旅食逾十载,缁尘滚滚人如海。
乡梦迷离意常醒,扪胸丘壑依然在。
此邦水与山俱清,我未来时熟其名。
故交四方不可合,江云岭月知我情。
皇帝二十有三祀,岁在癸卯月建已。
万人一口呼太平,欢动朝廷真御史。
御史献言职所司,以言得罪焉敢知。
伤威纵敌愤所切,高位可复贪牖尸。
一封朝奏天子圣,贵人惨懔惊名姓。
我皇大度古来无,特蒙褒许更成命。
爱公宿学慕公久,心倾此事尤頫首。
公昔释褐岁壬辰,九重忧旱求直臣。
謇辞论列刘给谏,先贤后哲同超伦。
眼中再见朱云人,延英但少张将军。
魏公妩媚作何语,沈沈温室不可闻。
公身决为当世用,公文岂独吾曹诵。
更须湔剔谋本根,廓清六合安鸾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