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的《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里饮酒赋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个性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二饮停杯歌二歌”,开篇即点明了饮酒赋诗的场景,诗人与友人饮酒至二巡,却并未停下手中的酒杯,而是继续吟唱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投入。
次句“西风短发任婆娑”,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萧瑟,短发随风飘动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不羁。
第三句“四时佳兴俱堪赏”,表达了诗人对四季美景的欣赏与赞美,认为无论春夏秋冬,自然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品味与欣赏。
最后一句“谁道当秋百感多”,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情感复杂性的看法。在诗人看来,秋天不仅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凋零之时,但并不意味着百感交集,而是强调了诗人能够超越表面的情感波动,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情感的超然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悲哉行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
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
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
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沈沈朱门宅,中有乳臭儿。
状貌如妇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春来日日出,服御何轻肥。
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
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
声色狗马外,其馀一无知。
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
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
游敬亭山诗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暌。
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