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俸胥方给,山殽市可需。
病身惭到此,有愧竹筇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题城山道人庵(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心境。"官俸胥方给"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虽然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山殽市可需"则暗示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尚能通过市场获取。接下来的"雨多沙碛失,桥断路程迂"描绘了道路因雨水冲刷而变得泥泞,桥梁损坏,行程艰难,显示出旅途的不便。
"古树声何壮"转而写景,以古树的雄浑声音反衬出环境的荒凉,"秋萍迹已枯"进一步描绘秋天水边萍草的凋零,增添了季节的凄凉感。诗人"病身惭到此"流露出身体不适的自谦,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最后两句"有愧竹筇扶"表达了诗人对于需要他人扶持才能前行的惭愧,竹筇(竹杖)象征着年老体弱或困境中的支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的感慨。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千门委玉。是个人富贵,才隔今宿。
冒栋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
千蹊万径行踪灭,渺不认、溪南溪北。
问白鸥,此际谁来,短艇钓鱼翁独。
偏爱山茶雪里,放红艳数朵,衣素裳绿。
兽炭金炉,羔酒金钟,正好笙歌华屋。
敲冰煮茗风流衬,念不到、有人洄曲。
但老农、欢笑相呼,麦被喜添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