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绍兴二年三月还自淮西重至宣城与德渊寺丞诸友散步后圃登双溪楼二首·其二》
《绍兴二年三月还自淮西重至宣城与德渊寺丞诸友散步后圃登双溪楼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夙衔王命出行朝,军士无哗击刁

一笑聊空狐鼠穴,却驱貔虎天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行(chū xíng)的意思:离开原地前往他处。

狐鼠(hú shǔ)的意思:指狡猾的人或两面派的人。

击刁(jī diāo)的意思:击败敌人,战胜对手

军士(jūn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士兵,也可泛指军人。

貔虎(pí hǔ)的意思:指勇猛的虎。

鼠穴(shǔ xué)的意思:比喻微小狭窄的地方。

天骄(tiān jiāo)的意思:指非常自豪、傲慢的人。

王命(wáng mìng)的意思: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

无哗(wú huá)的意思:没有嘈杂声音,指寂静无声。

行朝(xíng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的行政机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夙衔王命出行朝”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肩负重任,奉命出使朝廷的庄严与责任。接着,“军士无哗罢击刁”描绘了军队在诗人领导下秩序井然,没有纷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领导才能和威望。

“一笑聊空狐鼠穴”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敌人的巢穴比作狐狸和老鼠的洞穴,通过“一笑”表达了对敌人的轻蔑和不屑,同时也暗示了胜利的轻松与自信。最后,“却驱貔虎取天骄”则进一步强调了军队的强大与勇猛,成功地击败了敌人,象征着国家的荣耀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在政治军事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能力,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语言简洁有力,情感饱满,充满了正能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其一

升曦上南山,千峰云碧明。

晨风激寒水,琴瑟环佩声。

蚕老桑柘空,麦熟黄鹂鸣。

浩然田野兴,遂尔忘都城。

(0)

寄韩持国

帝都冠盖区,百吏鲜閒暇。

学省独优游,儒冠足休假。

腊前辱飞书,雨后果迂驾。

远道靡告劳,心期莫予诈。

三年坐穷山,物色多可讶。

鹤林失昭师,演门吊两谢。

素交怅倾盖,陈迹空怛化。

孤吟不逢人,默坐常逢夜。

朱丹亲簿领,虫旱视禾稼。

全人犹瓮盎,薄赋兼倓幏。

君来慰何多,高论听虽乍。

雄风快披襟,佳境逾啖蔗。

从容外形骸,约略陈酒䏑。

寻芳问名园,临溪陟累榭。

数称滍阳叟,谓实庞公亚。

昔闻固已多,今得逾可诧。

龙门走清洛,伊水共东下。

旧都富形势,时卉芬兰麝。

云峰会深入,芳草正可藉。

乘兴宁有穷,归马何当跨。

小官畏绳墨,局蹐甚缰靶。

苟无咫尺书,限此十数舍。

举头怨鸿鹄,羽翼不我借。

终更行有期,屈指计秋夏。

(0)

次韵和苏子瞻赠王仲素寺丞

龙虎不受羁,鸾凤不啄泥。

仙人云涛观,俗子闾巷迷。

念昔喜读书,五车号轻赍。

东瞻识津涯,西顾分町畦。

博物辨鼮鼠,诵赋嗤雌蜺。

轩冕不克求,舌在徒问妻。

世事莫相告,慕虚但攀稽。

赖有逍遥篇,尔来颇思齐。

道真本微眇,至言乃筌蹄。

壹气中夜存,大方刓角圭。

勉从赤松子,定有青云梯。

非若朝市门,强力相排挤。

晚友王子乔,如得照水犀。

因之喻苏耽,衰暮毋噬脐。

缅思灊天柱,云白风凄凄。

筑居留四邻,与子参杖藜。

(0)

句·其二

世上几时曾好古。

(0)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其二舟中夜坐

汀沙落席帆,岸柳萦单舸。

小市远微茫,簇水初灯火。

(0)

句·其四

年年三祝候尧蓂,清晓焚香启机扃。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