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赤县(chì xiàn)的意思:指人民纷纷起义,推翻暴政,恢复社会正义的县城。
大泽(dà zé)的意思:指大水泽,比喻广大的水域。
法驾(fǎ jià)的意思:指法律的驾驭或支配。比喻法律的约束或制约。
反正(fǎn zheng)的意思:表示无论怎样,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会如此。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郊墟(jiāo xū)的意思:指城市郊区或乡村地区。
精灵(j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人。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鸟兽(niǎo shòu)的意思:指动物、禽鸟。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剩有(shèng yǒu)的意思:指剩余的、残存的。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兽居(shòu jū)的意思:指野兽的栖居之地,比喻荒凉、偏僻、荒芜的地方。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野史(yě shǐ)的意思:指非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赤县神州(chì xiàn shén zhōu)的意思:形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 鉴赏
这首诗《十四砺二首(其一)》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与社会变迁。首句“法驾遥巡六载馀”,以“法驾”象征帝王出行,暗含对往昔盛世的追忆,而“六载馀”则点明时间跨度,暗示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接下来,“农桑烟火顿萧疏”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衰败,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对民生的严重打击。
“深山大泽精灵哭,赤县神州鸟兽居。”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后自然界的荒凉,精灵哭泣、鸟兽栖居,人迹罕至,一片凄凉。接着,“天下黄金归朔漠,南中白骨蔽郊墟。”描述了战乱导致财富流失,大量财富被北方的敌人所得,南方地区则满目疮痍,白骨遍野,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生命的双重摧残。
最后,“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忠臣坚守,他们的事迹虽未得到广泛流传,却能被后世的历史记载下来,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悲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对忠诚与坚守的崇高价值的肯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吴先辈赴京
烟霄已遂明经第,江汉重来问苦吟。
托兴偶凭风月远,忘机终在寂寥深。
千篇未听常徒口,一字须防作者心。
此日与君聊话别,老身难约更相寻。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