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争吐云,布空只斯须。
飒飒飘寒丝,时密还时疏。
乘凉(chéng liáng)的意思:在凉爽的地方休息或避暑
放晴(fàng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彩散去。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林闾(lín lǘ)的意思:指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或物品非常众多
名下(míng xià)的意思:指属于某人所有的、在某人名下的东西。
瞥眼(piē yǎn)的意思:瞥眼是指眼睛迅速地扫视一下,形容看东西或看人的目光短暂而迅速。
栖云(qī yún)的意思:栖息在云中,形容高飞的鸟类或人的志向远大。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斯须(sī xū)的意思:短暂的时间,片刻。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从炎热转为清凉,再到细雨飘落,最后放晴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动态与变化之美。
首句“日午忽作热”,简洁地勾勒出夏日正午时分的炎热景象,为后续的转折埋下伏笔。接着,“乘凉向林闾”一句,诗人选择在树林间寻求凉爽,展现了人们面对酷暑时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千峰争吐云,布空只斯须”描绘了云雾在山峰间涌现,又迅速散去的瞬间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飒飒飘寒丝,时密还时疏”则细腻地描写了细雨的飘洒,时而密集,时而稀疏,生动地展现了雨的轻盈与多变。
“瞥眼旋放晴,岚光幻有无”两句,描绘了雨后放晴的瞬间,山岚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
最后,“回头语栖云,名下果无虚”一句,诗人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云彩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真实,呼应了诗题“细雨”,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从热到凉,再到细雨,最后放晴的自然变化过程,以及诗人对这一过程的观察与感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
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
不谓兵火馀,见此祇树园。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
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
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
空馀浩然气,踵见常焞焞。
熊经非我事,讵以胎息论。
蒙庄岂达者,区区说鹏鲲。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
殊方对节物,凄断游子魂。
山晚云欲雪,阴风树雅翻。
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