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临淮水落,眼向越山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绍 兴 送 彭 世 昌 归 应 乡 举 宋 /项 安 世 客 有 功 名 志 ,时 平 未 急 才 。泪 临 淮 水 落 ,眼 向 越 山 开 。且 著 莱 衣 去 ,仍 随 桂 子 来 。春 明 见 天 子 ,可 以 议 云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明(chūn míng)的意思:春天的天明,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景象。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桂子(guì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众、优秀,像桂子一样香甜美好。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莱衣(lá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破衣烂衫。
明见(míng jiàn)的意思:清楚明了的见解和观点。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 注释
- 客:指代某位有抱负的人。
功名志:建功立业的愿望。
时平:社会安定时期。
急才:急需的才能。
淮水:古代河流,这里指代南方。
越山:泛指远方的山脉,可能象征理想或远方。
莱衣:粗布衣服,表示简朴生活。
桂子: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好。
春明:春天的京城,即长安(唐代都城)。
天子:皇帝。
云台:古代宫殿,常用来比喻朝廷或仕途。
- 翻译
- 有人怀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但时局太平并未急需他的才能。
泪水落在淮河之畔,目光却望向遥远的越山。
暂且穿上粗布衣服离去,期待着日后伴随桂花香归来。
春天来到京城,就能面见天子,那时可以商议进入云台殿任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绍兴送彭世昌归应乡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彭世昌的赞赏与鼓励,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的平静和个人才能未得施展的感慨。首句“客有功名志”表明彭世昌怀揣着追求功名的壮志,而“时平未急才”则暗示了当今社会相对安定,个人才能并未立即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
接下来,“泪临淮水落,眼向越山开”通过描绘泪水落在淮水边,目光远眺越山的场景,寓言性地表达了彭世昌即将离开,但心向远方,期待未来有所作为。诗人希望他暂时放下哀愁,继续前行,“且著莱衣去,仍随桂子来”,莱衣指的是平民的服装,桂子象征高洁和才华,诗人鼓励他以平民身份出发,日后必能凭借才学归来。
最后两句“春明见天子,可以议云台”祝愿彭世昌在春天阳光明媚之时,能够拜见天子,有机会在朝廷的云台上(指朝廷高位)一展抱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期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寄寓深意,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微妙反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李唐清溪渔隐卷
沙汀石坻涵漪流,细草丛樾清且幽。
个中风月付谁是,有人亦祗如虚舟。
直钩岂必垂香饵,鹿头独坐无名氏。
今来古往渔隐人,评量已不胜屈指。
逃利未抵逃名难,钓名钓利季孟间。
借问在水一方者,谁真不愧丝和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