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绍兴送彭世昌归应乡举》
《绍兴送彭世昌归应乡举》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客有功名志,时平未急才。

泪临淮水落,眼向越山开。

且著莱衣去,仍随桂子来。

春明见天子,可以云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oxīngsòngpéngshìchāngguīyìngxiāng
sòng / xiàngānshì

yǒugōngmíngzhìshípíngwèicái

lèilínhuáishuǐluòyǎnxiàngyuèshānkāi

qiězhùláiréngsuíguìlái

chūnmíngjiàntiānyúnt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明(chūn míng)的意思:春天的天明,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景象。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桂子(guì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众、优秀,像桂子一样香甜美好。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莱衣(lá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破衣烂衫。

明见(míng jiàn)的意思:清楚明了的见解和观点。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注释
客:指代某位有抱负的人。
功名志:建功立业的愿望。
时平:社会安定时期。
急才:急需的才能。
淮水:古代河流,这里指代南方。
越山:泛指远方的山脉,可能象征理想或远方。
莱衣:粗布衣服,表示简朴生活。
桂子: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好。
春明:春天的京城,即长安(唐代都城)。
天子:皇帝。
云台:古代宫殿,常用来比喻朝廷或仕途。
翻译
有人怀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但时局太平并未急需他的才能。
泪水落在淮河之畔,目光却望向遥远的越山。
暂且穿上粗布衣服离去,期待着日后伴随桂花香归来。
春天来到京城,就能面见天子,那时可以商议进入云台殿任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绍兴送彭世昌归应乡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彭世昌的赞赏与鼓励,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的平静和个人才能未得施展的感慨。首句“客有功名志”表明彭世昌怀揣着追求功名的壮志,而“时平未急才”则暗示了当今社会相对安定,个人才能并未立即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

接下来,“泪临淮水落,眼向越山开”通过描绘泪水落在淮水边,目光远眺越山的场景,寓言性地表达了彭世昌即将离开,但心向远方,期待未来有所作为。诗人希望他暂时放下哀愁,继续前行,“且著莱衣去,仍随桂子来”,莱衣指的是平民的服装,桂子象征高洁和才华,诗人鼓励他以平民身份出发,日后必能凭借才学归来。

最后两句“春明见天子,可以议云台”祝愿彭世昌在春天阳光明媚之时,能够拜见天子,有机会在朝廷的云台上(指朝廷高位)一展抱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期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寄寓深意,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微妙反映。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二十泣思直臣

层台俯洪波,酣饮乐乃泣。

舍死无谔谔,纣亡在默默。

邑君尚忆忠,天王可远直。

(0)

题金廷标画

跣足科头书在手,罢钓扁舟舣绿柳。

清音山水似涎溪,伊人可是陵阳否。

(0)

行围三首·其二

正谏相如信不诬,习劳亦欲示烝徒。

若云今古非殊致,封建井田行得无。

(0)

思永斋

朴斲含经畔,往来亦憩留。

澄观非藻缋,托志在清幽。

上下鸢鱼若,居稽今古求。

言经如展读,切已慎身修。

(0)

题邹一桂书城十二图即用其韵·其二红杏书楼

墙头谁点笔,忆是姓吴郎。

何似凭楼望,筌鱼两并忘。

(0)

题李唐清溪渔隐卷

沙汀石坻涵漪流,细草丛樾清且幽。

个中风月付谁是,有人亦祗如虚舟。

直钩岂必垂香饵,鹿头独坐无名氏。

今来古往渔隐人,评量已不胜屈指。

逃利未抵逃名难,钓名钓利季孟间。

借问在水一方者,谁真不愧丝和竿。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