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古 苑 杏 花 唐 /张 籍 废 苑 杏 花 在 ,行 人 愁 到 时 。独 开 新 堑 底 ,半 露 旧 烧 枝 。晚 色 连 荒 辙 ,低 阴 覆 折 碑 。茫 茫 古 陵 下 ,春 尽 又 谁 知 。
- 注释
- 废苑:废弃的园林。
行人:过路的人。
愁:忧愁。
新堑:新开的沟壑。
旧烧枝:曾经被火烧过的树枝。
晚色:傍晚的光线。
荒辙:荒废的小路。
低阴:低垂的阴云。
古陵:古老的陵墓。
春尽:春天结束。
谁知:谁知道。
- 翻译
- 荒芜的园林中杏花独自开放,行人的忧愁随着季节来临。
它独自盛开在新开的沟壑底部,半露出曾经焚烧过的树枝。
傍晚的景色连接着荒废的小路,低垂的阴云覆盖了断裂的石碑。
在这茫茫古陵之下,春天结束却无人知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凋零萧瑟的春末景象。诗人通过对废园中杏花、古堑、新旧交错的描述,表达了时光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废苑杏花在"一句,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春意犹存但已不复当年繁华的园景。"行人愁到时"则点出了这种景象所引发的情感——愁绪满目,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通过对新老交替的堑(土坯或土墙)和被火烧过的树枝的描写,强化了时间变迁和历史的痕迹。新堑代表着新的开始,而旧堑的残留则是往昔的印记,这种对比突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感。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两句,则转向更广阔的景象,通过暮色、荒凉的小路以及被阴霾笼罩并折断的古碑,展现出一幅苍茫荒凉的画面。晚色的延伸和低垂的阴霾都在强调时间的沉重感。
最后两句"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则将视野拉远至遥远的古代陵墓之下,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诗人通过提问"春尽又谁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无人知晓的哀愁,既有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绪的历史哲思,让读者在凋零中感受到生命与时间的无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珍珠帘.示内
银筝钿瑟声俱悄。把酒和卿细道。
色厌丽华名,官薄金吾好。
累却糟糠今十载,须象服、持来相报。堪笑。
把钗荆裙布,当了花诰。
时值设帨清秋,正茱萸香绽,芙蓉花袅。
玉指劈霜橙,兽炭熏龙脑。
但得餔糜常举案,何必誇、天涯金绕。相告。
权册尔佳名,少君德耀。
垂杨
兰窗弄晓。渐柳阴照绿,数声啼鸟。
翠桁牵衫,三分宵梦愁仍抱。侍儿偏整雕奁早。
褪鬟髻、宿花红掉。伴朝云、无奈摧残,寄语今休拗。
才把双蛾淡扫。看星靥薄施,杏油纤小。
带绾银菱,更教回首盈盈照。春江夜月桃花笑。
剪一碧、湘烟晴袅。工夫破得,新拢香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