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蚬谣》
《白蚬谣》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风起,落蚬子。生于雾,成于水。北风瘦,南风肥。

厚至丈,取不稀。殷勤沙潬,莫使蚬子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沙潬(shā t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疏松、不紧密。

蚬子(xiǎn zǐ)的意思:指人的品格或行为低劣,不值得称道。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鉴赏

这首《白蚬谣》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蚬子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情感。

首先,“南风起,落蚬子。”开篇即以南风为引,形象地描述了白蚬子随风飘落的景象,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命感。接着,“生于雾,成于水。”点明了白蚬子的生长环境,雾气弥漫的湿润之地,是它们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这种生长环境的描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白蚬子生命力的顽强与旺盛。

“北风瘦,南风肥。”通过对比北风和南风的不同影响,形象地描绘了白蚬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北风的寒冷使得它们显得瘦弱,而南风的温暖则让它们变得肥美。这一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也隐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赞美。

“厚至丈,取不稀。”进一步描述了白蚬子的生长规模,强调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资源,也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智慧和节制。

最后,“殷勤祭沙潬,莫使蚬子飞。”以祭祀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希望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避免过度捕捞导致它们消失。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态意识。

综上所述,《白蚬谣》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对生态环境的珍视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龙游道中三首

山连远近惨澹,水合东西渺瀰。
旧说诗中有画,今成画里寻诗。

(0)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昔公立螭坳,秉笔罔不书。
及乎上谏坡,论议无日虚。
直言有不讎,柴桑念归欤。
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
政成合入奏,返直承明庐。
如何更持节,未使经纶摅。
上心岂无谓,劳公重皇居。
吏恶必剪刈,士良必吹嘘。
此自宰相事,于公定何知。

(0)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阅数诗有

寒缸烛余膏,破炉明宿火。
懒复布衾眠,遂作藜床坐。
默坐亦何为,姑取陶诗课。
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

(0)

斯远兄入城见使君郎中且谒尚书韩先生提属李

南涧先生归几时,南溪如泛未传诗。
君行为我殷勤录,并问茶山僧乞碑。

(0)

送梁和仲兼属寄谢吴丈三首

故家人物久荒凉,政为诗书种不长。
邂逅得兄真大雅,浮湛如弟漫斯狂。
平反已与于张辈,文力更居崔蔡行。
以荐陟官虽足喜,奈何涂辙仅寻常。

(0)

送文叔入都兼简陈元龄周畏知文叔之弟华叔

落落初寮裔,英英桐树孙。
科虽分进士,官亦到词垣。
近例皆如此,兹行不在言。
故人谁健在,为我谢陈蕃。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