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白蚬谣》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蚬子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情感。
首先,“南风起,落蚬子。”开篇即以南风为引,形象地描述了白蚬子随风飘落的景象,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命感。接着,“生于雾,成于水。”点明了白蚬子的生长环境,雾气弥漫的湿润之地,是它们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这种生长环境的描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白蚬子生命力的顽强与旺盛。
“北风瘦,南风肥。”通过对比北风和南风的不同影响,形象地描绘了白蚬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北风的寒冷使得它们显得瘦弱,而南风的温暖则让它们变得肥美。这一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也隐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赞美。
“厚至丈,取不稀。”进一步描述了白蚬子的生长规模,强调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资源,也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智慧和节制。
最后,“殷勤祭沙潬,莫使蚬子飞。”以祭祀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希望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避免过度捕捞导致它们消失。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态意识。
综上所述,《白蚬谣》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对生态环境的珍视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昔公立螭坳,秉笔罔不书。
及乎上谏坡,论议无日虚。
直言有不讎,柴桑念归欤。
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
政成合入奏,返直承明庐。
如何更持节,未使经纶摅。
上心岂无谓,劳公重皇居。
吏恶必剪刈,士良必吹嘘。
此自宰相事,于公定何知。
送梁和仲兼属寄谢吴丈三首
故家人物久荒凉,政为诗书种不长。
邂逅得兄真大雅,浮湛如弟漫斯狂。
平反已与于张辈,文力更居崔蔡行。
以荐陟官虽足喜,奈何涂辙仅寻常。
送文叔入都兼简陈元龄周畏知文叔之弟华叔
落落初寮裔,英英桐树孙。
科虽分进士,官亦到词垣。
近例皆如此,兹行不在言。
故人谁健在,为我谢陈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