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鹅群(é qún)的意思:形容人们群居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胡虏(hú lǔ)的意思:指外族侵略者或敌人。
淮甸(huái diàn)的意思:指人在官场或社会上得到重用、受到重视,地位显赫。
老身(lǎo shēn)的意思:指年老的身体。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属车(shǔ chē)的意思:指人贪图享受,沉迷于车马等物质享受,不思进取,不务实际。
萤火(yíng hu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战马(zhàn mǎ)的意思:指战场上的勇猛战马,比喻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或事物。
- 翻译
- 我又成为这秋天的漂泊者,茫茫人海中找谁是回归故乡的人。
庭院前雨后,鹅群在水中嬉戏沐浴,池塘边清风拂过,萤火虫点点生辉。
战马因淮河流域的草木瘦弱而未长肥,我思念着洛阳的尘土,那是我的归宿。
仿佛听到胡虏已渡过黄河的消息,我期待着缑山的明月和箕山的云彩,等待着老去的那一天。
- 注释
- 又作:再次成为。
此秋:这个秋天。
飘泊客:漂泊在外的人。
茫茫:广阔无垠。
北归人:回归北方的人。
庭前:庭院前面。
雨过:雨后。
鹅群:一群鹅。
浴:洗澡。
萤火:萤火虫。
战马:战马。
不肥:未长胖。
淮甸草:淮河流域的草。
属车:随从的车辆。
洛阳尘:洛阳的尘土。
如闻:仿佛听到。
胡虏:敌军。
渡河去:渡过黄河。
缑月:缑山的月亮。
箕云:箕山的云彩。
待老身:等待我老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秋感》。诗中表达了诗人作为飘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和国事的深深忧虑。首句“又作此秋飘泊客”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季节,流露出漂泊不定的感伤。接着,“茫茫谁是北归人”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自己不知何时能归乡的迷茫。
第二联“庭前雨过鹅群浴,池上风来萤火新”,通过描绘庭前雨后鹅群嬉戏和池边萤火闪烁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画面,寓含着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眼前现实的对比。
“战马不肥淮甸草,属车思辗洛阳尘”两句,借战马瘦弱和官车想象中的忙碌,暗指战事频繁和国事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最后,“如闻胡虏渡河去,缑月箕云待老身”以胡虏渡河的想象,象征边疆的危机,而“缑月箕云”则寓意时光流逝,诗人期待着岁月静好,能安度晚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闽无红
闽儿手拔闽山舞,醉著巫衫代神语。
绛绡三尺首髼然,千里腥风啸红虎。
但欲屠人饱红腹,不管飞花碎红雨。
一红唱而百红和,南剑津头血漂杵。
神兵十万自天来,扼红之喉剪红羽。
暮枭红党徇军门,晨缚红魁献明主。
尚书气与秋天杳,不忍歼红红可抚。
红争悔祸指闽天,巫亦今为帐前虏。
毁红旗,卧红鼓,红帓纷纷弃如土。
翠笠冲烟下南亩,我作铭诗勖尔红,愿闽无红千万古。
呜呼愿闽无红千万古,老去残红双鬓苍,休说干戈向儿女,只说尚书尔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