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日伏睹明堂礼成圣驾恭谢太一宫小臣敬成口号·其七》
《十六日伏睹明堂礼成圣驾恭谢太一宫小臣敬成口号·其七》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朝家积累有深仁,天听由来远人

且愿君王征伐,明郊重见四夷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家(cháo jiā)的意思:指朝廷、政府或官方机构。

积累(jī lěi)的意思:积累是指通过不断地积聚和积攒,逐渐形成一定的数量或质量。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四夷(sì yí)的意思:指外国人或外族民族。

天听(tiān tīng)的意思:指听到的话语好像是从天上传来的,形容话语真实可信。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征伐(zhēng fá)的意思:指军队出征征服敌人,进行战争征服。

翻译
朝廷积累了深厚的仁德,上天的旨意向来不会远离人世。
只希望君主能减少征战,让边境再次在明亮的郊野上迎接四方宾客。
注释
朝家:朝廷。
积累:长期积累。
深仁:深厚的仁德。
天听:上天的旨意。
由来:向来。
不远人:不会远离人世。
且愿:只希望。
君王:君主。
省征伐:减少征战。
明郊:明亮的郊野。
重见:再次见到。
四夷宾:四方宾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所作,名为《十六日伏睹明堂礼成圣驾恭谢太一宫小臣敬成口号(其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仁德和对天听的信仰,以及他对于国君减少征伐、关注边疆安宁的美好愿望。

"朝家积累有深仁,天听由来不远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室的深厚情感和对上天所赐福泽的信赖。"深仁"指的是皇家的恩德深厚,而"天听由来不远人"则表明上天的耳目近在咫尺,似乎总能听到人的声音。

"且愿君王省征伐,明郊重见四夷宾。"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国君的殷切期望,希望君王能够节制战争(省征伐),同时也希望边疆安宁,外邦使者常来朝拜(明郊重见四夷宾)。这里的"四夷宾"指的是来自四方的宾客,即外国使节。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平、民众安居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皇家的忠诚和尊崇。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临江仙·莫怪钱神容易致

莫怪钱神容易致,钱神尽是愚夫。
为何此鬼却相於。
只因频展义,长是泣穷途。
韩氏有文曾饯汝,临行慎莫踌躇。
青灯双点照平湖。
蕉船从此逝,相共送陶朱。

(0)

永遇乐·多种阴功

多种阴功,後蒙天报,荣贵长久。
一片灵台,丹青要画,画请看人间秀。
慈仁雅着,延永松年,内鼎有丹方就。
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从来义方,今见公辅,量运夔龙居後。
承北门风,相传世业,都是经邦手。
狂歌将意,知公难老,永助庆堂尊酒。
有重重,腰金孙子,继来献寿。

(0)

望海潮·云收飞脚

云收飞脚,日祛怒暑,新蝉高柳鸣时。
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
闻道五陵儿。
蛟龙吼波面,卫碎琉璃。
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
使君冠盖追。
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
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
日暮楚天低。
金蛇掣电漾,千顷霜溪。
宴罢休燃宝蜡,凭月照人归。

(0)

菩萨蛮·横湖十顷琉璃碧

横湖十顷琉璃碧。
画桥百步通南北。
沙暖睡鸳鸯。
春风花草香。
闲来撑小艇。
划破楼台影。
四面望青山。
浑如蓬莱间。

(0)

菩萨蛮·吴姬压酒浮红蚁

吴姬压酒浮红蚁。
少年未饮心先醉。
驻马绿阳阴。
酒楼三月春。
相看成一笑。
遗恨知多少。
回首欲魂销。
长桥连断桥。

(0)

水龙吟·经年不见书来

经年不见书来,後期杳杳从谁问。
柳英蜡小,柳枝金嫩,艳阳春近。
罗幕风柔,泛红浮绿,连朝花信。
念平生多少,情条恨叶,镇长使、芳心困。
可是风流薄命。
镜台前、松松蝉鬓。
茜桃凝粉,薰兰涨腻,翠愁红损。
纵使归来,灯前月下,恐难相认。
卷重帘憔悴,残妆泪洗,把罗襟搵。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