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邸晚怀·其二》
《客邸晚怀·其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百粤山河霸气凉,干戈初定还乡

愁心似海犹添水,短鬓惊秋早欲霜。

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

豪情倜傥难得,又听城笳送夕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霸气(bà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现出强大、威严、不可匹敌的气势。

百粤(bǎi yu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繁荣、兴盛。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初定(chū dìng)的意思:初次确定,初步决定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豪情(háo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激昂、豪迈慷慨的心情。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冷曹(lěng cáo)的意思:指官场上失去权力、地位或被人冷落的人。

难得(nán de)的意思:罕见或不容易得到的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销难(xiāo nán)的意思:解决困难或危险的问题。

倜傥(tì t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非常出众,豪放不羁。

醉尉(zuì wèi)的意思:形容醉得像个大尉一样,喝醉酒后醉态十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丘逢甲在战乱平息后回归故乡的心情。"百粤山河霸气凉",开篇以壮阔的岭南景色为背景,暗示着历经战事后的宁静与威严。"干戈初定客还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归来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愁心似海犹添水",运用比喻,形容诗人内心愁绪深重,如同海水般无边无际,又因时令变化而倍增。"短鬓惊秋早欲霜",通过描写自己早生华发,暗示岁月流逝和人生的沧桑。

"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的无奈与自嘲,醉尉暗指官场小人,李广则象征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则暗示自己怀才不遇。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最后两句"豪情倜傥销难得,又听城笳送夕阳",诗人感叹自己的豪情壮志难以施展,只能在夕阳下倾听城中的号角声,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落寞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家乡的眷恋,又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丘逢甲作为清末文人的复杂心境。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落花吟

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

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

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

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

(0)

教子吟

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

虽用知如未知说,在乎行与不行分。

该通始谓才中秀,杰出方名席上珍。

善恶一何相去远,也由资性也由勤。

(0)

观盛化吟·其二

吾曹养拙赖明时,为幸居多宁不知。

天下英才中遁迹,人间好景处开眉。

生来只惯见丰稔,老去未尝经乱离。

五事历将前代举,帝尧而下固无之。

(0)

鹧鸪天·其六黄沙道中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0)

南歌子·其二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

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

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0)

临江仙·其七

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风自满余怀。

更教无日不花开。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

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

青山却自要安排。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