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牢(bù láo)的意思:指不稳固、不牢固、不牢靠。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寄生(jì shēng)的意思:指借助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力量来生存或获取利益。
剿灭(jiǎo miè)的意思:彻底消灭,完全清除
久远(jiǔ yuǎn)的意思:时间长久,历史悠久。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厉阶(lì jiē)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变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高。
秦晋(qín jìn)的意思:指秦国和晋国,也泛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
沙漠(shā mò)的意思:沙漠指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带,也可比喻人心冷漠、无情。
生根(shēng gēn)的意思:生根是指植物在土壤中扎下根,生长茁壮的意思。引申为事物在某个环境中扎下根,生长发展。
世主(shì zhǔ)的意思:世界的主宰,指掌握权力、决定一切的人。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蕞尔(zuì ěr)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细小、渺小。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的《咏史十四首(其三)》,主要通过寄生根和蜾蠃的比喻,来寓言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首句“寄生根不牢”暗示某些依赖他人的权势并不稳固,接下来的“蜾裸种还异”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依赖的不可靠性。诗人批评文信侯(即秦国丞相吕不韦)虽曾一时显赫,但最终“蕞尔琅琊吏”,表明他的地位微小且难以持久。
“坐令秦晋史,半作他人帝”揭示了权力更迭的无情,吕不韦的权势并未使他子孙长久,反而加速了秦晋两国的历史进程,使得他人得以登基为帝。诗人感慨“厉阶谁所启,剿灭固天意”,认为吕不韦的崛起与衰落是历史的必然,而非个人之力所能左右。
最后两句“独喜赵王孙,世主沙漠地”则表达了诗人对赵国后裔能在艰难环境中自立的赞赏,暗含对乱世中保持独立精神的肯定。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素材,寓言深刻,对权谋与命运进行了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