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十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中的第十七首。诗中赞扬了翁东厓侍郎在国家治理和军事策略上的深谋远虑和忠诚之心。诗人表达了对翁东厓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的敬佩。
前两句“营平谋国最深忠,每与公卿见不同”,描绘了翁东厓侍郎在国家治理上深思熟虑、忠诚不渝的形象。他不仅在决策时能够独立思考,与同僚的意见相左,展现出他的独立见解和坚定立场。
后两句“但使湟中无寇盗,不须麾下有边功”,则进一步阐述了翁东厓侍郎的治国理念。他追求的是边境地区的安宁,希望湟中地区没有贼寇侵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不是单纯追求军事上的胜利和功勋。这种以民为本、注重实际效果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他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翁东厓侍郎与其他公卿的不同之处,以及对其治国理念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翁东厓的高度评价和赞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花落台池静
花落台池静。
自春衫闲来,老了旧香荀令。
酒既相违诗亦可,此外去沈梦冷。
又催唤、官河兰艇。
匝岸烟霏吹不断,望楼阴、欲带朱桥影。
和草色,入轻暝。
裙边竹叶多应剩。
怪南溪见后,无个再来芳信。
胡蝶一生花里活,难制窃香心性。
便有段、新愁随定。
落日年年宫树绿,堕新声、玉笛西风劲。
谁伴我,月中听。
寿楼春 寻春服感念
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
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