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喜 雨 题 周 材 老 壁 宋 /王 之 道 大 旱 弥 千 里 ,群 心 迫 望 霓 。檐 声 闻 夜 溜 ,山 气 见 朝 隮 。处 暑 余 三 日 ,高 原 满 一 犁 。我 来 何 所 喜 ,焦 槁 免 无 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隮(cháo jī)的意思:朝隮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清晨时的浓雾。它比喻事物初起时的模糊、不明朗的状态。
处暑(chǔ shǔ)的意思:处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天的炎热即将过去,天气开始转凉。
檐声(yán shēng)的意思:指雨点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音。比喻言辞、声音等细微之处。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无泥(wú ní)的意思:没有泥土,形容非常干净、纯洁。
- 注释
- 大旱:严重的干旱。
弥:遍布。
霓:彩虹。
檐声:屋檐滴水声。
夜溜:夜间滴水。
山气:山间的雾气。
朝隮:早晨的彩虹。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一个节令。
馀:剩余。
高原:高地。
满一犁:犁田已满一地。
何所喜:为何而来欢喜。
焦槁:枯黄、干涸。
免无泥:避免陷入泥泞。
- 翻译
- 大旱笼罩千里地,百姓心中期盼彩虹出现。
屋檐滴水声清晰,山间晨雾似霓裳。
处暑节气只剩三天,高原上犁田正忙。
我来这里所为何事?只为避开干旱,免于陷入泥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之后盼望降雨的景象。开篇“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两句,生动地表达了长时间无雨带来的干旱和人们对雨水的渴望。“霓”指的是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样子,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
接下来的“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两句,则细腻地刻画了雨水来临前的自然现象。夜晚时分,檐间传来了雨滴落下的声音,而清晨时分,山中升腾的湿气如同一道道可见的屏障。
“处暑馀三日,高原满一犁”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炎热之中等待雨水的状态。诗人在酷热难耐的环境中熬过了三天,而高原上的土地则因雨水而变得湿润,一犁即可耕种。
最后,“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雨水到来的喜悦。诗人在这场雨中找到了快乐,因为这场雨不仅解除了干旱,更是使得原本焦黄的土地免于被风吹起尘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热爱以及它给大地带来的生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