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楞严六根》系列中的第五首,名为《非身觉触》。诗人以舜帝为例,描述了对“非身”或超越身体感觉的认识。"舜若多非身觉触",暗示舜帝即使在众多非肉体的体验中,也能感知到这种超然的存在。接下来的"闭门塞户栽荆棘",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隔绝尘世、追求内心清净的状态,如同在心中种植荆棘,以防止外物干扰。
"邈得虚空恰似渠",表达了对虚空的领悟,认为达到空灵之境就像那无边的虚空,深远而难以触及。最后两句"似渠也是闲相识",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识并非日常所常见,而是需要静心修炼才能获得的“闲识”,即超脱世俗的认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和比喻,传达了佛教中关于身心超越、追求空性的禅修理念,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登汪师展江楼
山压长江,流不尽、滔溜深碧。
形胜地、以江为堑,以山为壁。
兵府旧分城上下,人家新住城南北。
说当年、天马入川时,皆传檄。市不易,居如昔。
龙已去,攀何及。问人人能道,圣朝恩德。
蕞尔南州成底事,宛然上将劳吾敌。
看红尘一骑捷书来,来春必。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诗人何逊曹务。
水云乡里看云锦,不羡落花红雨。如顾渚。
脍鲜鲫银丝,画舫萦回屿。花娇欲语。
任潋滟荷觞,淋漓宫锦,痛饮是佳趣。
虚闲地,更有图书如许。坑灰追笑嬴吕。
北窗一榻清风细,读罢羲文章句。姑置醑。
对避暑楼台,名画宣和谱。亭前桧古。
看黛色参天,霜皮溜雨,闲煞汉阴圃。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园亭尽有公务。
东山更理闲丝竹,莫用苍生霖雨。鸥鹭渚。
淡相对忘机,不羡蓬瀛屿。平生愿语。
便泉石膏肓,烟霞痼疾,始遂隐居趣。邯郸路。
老我头颅如许。黄梁何日逢吕。
斜川便是桃源洞,千载归来辞句。巾漉醑。
笑琴亦无弦,何处求新谱。茫茫万古。
任沧海桑田,白衣苍狗,不到老农圃。
大圣乐.至日与周晴川兄弟会饮
霜护庭鸳,春生炉兽,早梅初破。
喜至景、渐觉迎长,刺绣五纹赢得,儿女情多。
老侵寻愁添岁月,尽门外、今朝无客过。
慵身在,且应时纳祜,浅酌高歌。
人生有几胜选,苦不分、千金换翠娥。
便次公酌我,公荣如子,奈此欢何。
霜竹喷云,风瓢激树,得似埙篪清意呵。
休眉锁,问朱颜去了,还更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