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
《兴庆池》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兴庆池的清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动态与静态之美,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首先,“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这两句描绘了池水在清晨的余晖中缓缓上涨,与远处清澈的浐河相连,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的“龙渠”和“清浐”分别指代兴庆池和浐河,通过“涨”和“连”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水的流动与连接。
接着,“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池水与周围的山峦、秋天的景色相融合。早晨的阳光使得远处的山色更加清晰,而池水则在秋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能直接映入人的眼帘,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渔归别浦闲,雁下沧波晚。”这两句则转向对池边活动的描写。渔夫在傍晚时分归来,停泊在池边的小港,显得格外悠闲自在;而大雁则在苍茫的水面降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通过“归”、“闲”、“下”等动词,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节奏。
最后,“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这两句将视角提升至高处,描绘了一座位于岸边北侧的高台。在这里,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情感,或许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来未知的遐想。高台之上,思绪飘渺,情感无限,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兴庆池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