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的的(de dí)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确切。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涓涓(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连续。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水溜(shuǐ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流动迅速或人走得很快。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 翻译
- 故乡遥远在三千里之外,我的行止难道还需要问天意。
白雪覆盖的山峰清晰可见,流水声潺潺轻响。
手指冻得连完整的甲胄都握不住,琴弦因寒冷而发出断续的声响。
老僧如同木石一般静默,他的本性宁静,无需再修禅定。
- 注释
- 故国:故乡。
三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行藏:行为和隐藏,这里指人生道路。
岂:难道。
问天:询问上天的安排。
雪峰:雪山。
明的的:明亮的样子。
水溜:流水。
响涓涓:声音清脆流淌。
指冻:手指冻僵。
无完甲:形容极度寒冷,连甲胄都难以保持完整。
琴寒:琴因为天气冷而显得更冷。
折弦:冻断的琴弦。
老僧:年老的僧人。
如木石:像木头和石头一样静止不动。
性静:性格平静。
不须禅:不需要通过禅定来寻求内心平静。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远离故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哲学思考的诗句。开篇“故国三千里,行藏岂问天”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故土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不再询问世俗的烦恼。这不仅是对物理距离的写照,更是心灵距离的映射。
接着“雪峰明的的,水溜响涓涓”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雪峰在阳光下闪耀着洁白的光辉,而远处的溪流潺潺,声音清晰而持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纯净、宁静。
“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这两句则转换了画面,展示了诗人在严冬之中,甚至连手指都被冻得无法完全握拳,而他的古琴也因寒冷而断裂。这既是对极端气候的刻画,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正经历着某种严酷考验。
最后,“老僧如木石,性静不须禅”则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形象,他的心灵如同木石般坚定、宁静,不需要通过禅修来寻求内心的平和。这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达观境界的赞美,也可能是诗人对于自身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以其深远的情感、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远离故土时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