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道(bái dào)的意思:白道指的是正确的道路或正义的道路。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飞流(fē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疾。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建瓴(jiàn líng)的意思:指有建树之才能,有领导才能。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萧关(xiāo guān)的意思:形容边疆荒凉、人烟稀少的地方。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
首句“白道飞流似建瓴”,诗人以“白道”比喻道路,用“飞流”形容水流,形象地描绘出一条洁白如雪的道路旁,水流湍急,如同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建瓴(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展现出一种动态美和力量感。
次句“陡陀不碍浪花鸣”,“陡陀”在这里可能是指陡峭的地形或山势,诗人通过“不碍浪花鸣”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水流的声响与地形的陡峭相结合,不仅表现了水流的激荡,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壮丽与险峻。
第三句“游人未到萧关外”,“萧关”是中国古代边防要塞之一,此处借指边疆地区。诗人通过“游人未到”这一情境,暗示了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虽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但尚未被广泛知晓或游览,充满了探索的意味。
最后一句“谁信山泉解倒行”,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山泉逆流而上的惊奇与赞叹。在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而山泉却能逆流而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对边疆独特地理环境的赞美,以及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时有馈鹧鸪者畜之不飞不鸣慨然赋之
黄陵庙,青草湖,回头往境都模糊。
一握粟,一勺水,得食阶除竟如此。
钩辀与格磔,哥哥行不得。
柰何一朝入樊笼,三缄尔口同反舌。
请对以臆来我旁,摧翎铩翮难翱翔。
能言久已谢鹦鹉,文采遮莫输鸳鸯。
幸远庖厨避鼎俎,敢说爰居畏钟鼓。
一饮一啄亦偶然,寄身篱下宁自主。
得过且过无庸呼,羽毛重整春风苏。
翩然高举旧南图,君不见,知己当逢郑鹧鸪。